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王爷,好巧》-第7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金甲军手上的力道略松一些, 一个刺客抬头便看见梁尚书出来,便大义凛然道:“尚书大人莫为我等向此人求情,我等自追随大人以来便誓死效忠,今日甘愿将这条命奉上!”

        言罢,那刺客竟猛地一使力, 鲜红的血自他嘴角流出, 接着脑袋便耷拉下去。他身后的金甲军掰开他的口查看两眼,便禀道:“王爷, 他咬舌自尽了。”

        正禀报间, 其余几个黑衣人也纷纷效仿, 眨眼间尚书府的正院里便躺倒了数具尸体。

        梁尚书身为文臣,不似久征沙场的这些武将一般淡定,当即吓得双目圆瞪,冷气倒抽,险些就要背过气去。所幸李元祯略懂医理, 将他扶回厅中椅上, 单手帮他推了一把背,这口气儿便算是顺过来了。

        瘫坐在椅中,梁尚书好似全身的骨头都被人抽走了一般。

        半晌, 才崩出一句:“适才他们说……”

        “说对大人誓死效忠。”李元祯不咸不淡的回着。

        梁大人全身哆嗦起来,有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之感:“可下官……下官真的是不认得他们……”

        “本王知道。”

        “王爷……相信下官所言?”梁大人不敢置信的望着李元祯,原以为他今日是来兴师问罪,却想不到他竟还愿意相信自己清白。

        “他们皆是不畏死的死士,若当真是梁大人所派,那便不会见了大人才自尽,且还明明白白自报上家门。”李元祯不慌不忙的解释,笑道:“这等手法,是再愚蠢不过的栽赃。”

        听他一席话,梁大人不禁眼中噙起了一把老泪,他曾以为沙场上的武将,皆是杀人不眨眼的莽夫,却不想这位戍边十载的滇南王,心思如此缜密。

        他体力渐渐缓和过来,从椅上起来,跪到李元祯面前,嘴巴哆哆嗦嗦的说道:“下官,感念王爷……”

        李元祯脸上依旧挂着有礼且疏离的淡淡笑意,问他:“那不知大人可否想通了日前令爱落水之事?”

        梁大人倏忽一怔,此前他从未将此两件事串在一起想过,此时想来,却也有些蹊跷。

        前日宝贝女儿在安郡王府出了意外,照理说府上宴请出此纰漏,并不是能令郡王府光彩之事,该是尽量【创建和谐家园】息,不使之传开。可偏偏此事第二日便闹得满城风雨,仿佛全京都的人都在等着看他们尚书府,会如何为自家千金讨回这个公道。

        也正因如此,昨日他与夫人才再也咽不下这口气,冲到滇南王府去。

        这么说来,是一直有人在背地里搅动风云,生怕此事闹不起来。

        见他似是想通了些关窍,李元祯便伸手将他扶起:“梁大人,实不相瞒,日前在安郡王府那场争端,起因乃是令千金故意将玥宁郡主的一支碧玉簪,悄悄塞入了孟姑娘袖中,欲借此令她”

        顿了下,他笑着纠正道:“或者说是令本王,当众出丑。”

        这事件的因果,令梁大人有些意外,之前问女儿,女儿并不肯细说,只道是和孟姑娘起了争执,才被推下水。

        当下听说了原由,不禁差恼:“原来竟是小女顽劣在先!”

        “若仅是顽劣,倒还好说。大人不妨细问问令千金,可是受了何人指使,才这么做的。”丢下这句,李元祯便起身告了辞。

        梁大人送走他后,连忙去审问自己女儿,果然得知她是受了玥宁郡主的指使,当下心中便对整件事有了合理的推测。

        安郡王,这是蓄意挑起两府矛盾,从而将刺杀滇南王府女眷的罪名,扣到他身上啊!

        回府的路上,李元祯乘在马车里回想着昨日进宫面圣的事。

        父皇对他说,这些年让他戍守边疆,委实是亏欠了他。如今他想要娶妻齐家自是好事,只是该当卸甲归京,自此好好在王府享受娇妻美眷之乐。

        说到底,便是要他将出兵符。

        可李元祯心里明白,父皇既已对他有了设防,以父皇的行事,便不只是他交出兵符就可的。父皇,是绝不会容忍任何危及到政权的人活着。

        金甲军的誓死效命,既可以是他的保命符,也可以是他的催命符。

        晚上用饭之时,李元祯好奇问起:“其实那个玥宁郡主,你也并非头一回见了吧?”

        孟婉怔然:“难道我以前见过她?”

        “安郡王妃,其实与钟贵妃也沾着些亲缘,你幼时进宫那次,安郡王妃也曾带着玥宁郡主入宫参加钟氏的寿宴,该当见过。”李元祯一边给孟婉的碗里夹菜,一边漫不经心的说着。

        孟婉却是突然顿住手中木箸,难怪她那日见玥宁郡主,便觉得有些隐隐道不上来的憎恶之感,并非因着她栽赃于她,仅是首面,便觉不喜。

        竟然是她。

        “怎么了?”见她不吃,李元祯问。

        孟婉干脆将碗筷放到桌上,微微嘟起嘴来:“那你可知,当日进宫,我是被谁欺负成那样?”

        李元祯略一怔,“就是她?”

        孟婉捣蒜似的点点头,撅着红菱似的小嘴儿,似有陈年的冤屈不得平。

        李元祯也放下木箸,伸手轻拍她的脑袋安抚:“改日定让你了了这桩心事,先吃饭。”

        几日后,梁府西园的几株老梅开得繁盛,尚书夫人便以此为由,给安郡王府拜了贴子,邀郡王妃和玥宁郡主前来赏花。

        众人皆知,郡王妃是素来不喜应付这等琐事,但既然下了邀贴,总不好太薄了面子,便让玥宁郡主一人前去。

        玥宁郡主自持与梁府千金颇有几分交情,是以倒不推辞,欣然赴约。来了却才知道,此次请的并非只她郡王府一家,还有滇南王府的人。

        “该不会姓孟的那个小蹄子也来吧?勾搭上滇南王,还真当自己是王府半个主子了!”

        梁小姐干笑一声,便打哈哈揭过,拉着她往西园里去。

        尚书夜的西园很小,布设也很简单,没有多余的建筑,就只在梅园正中位置修了个观梅亭。亭子亦是袖珍,除却一张小小石案和几个石墩外,再无其它。

        孟婉和李元祯此时就坐在石案前对弈,远远瞧见有人影过来,也并无过多在意。

        亲王在此,玥宁郡主自是要过来行礼,见过礼后便匆匆拉着梁小姐去往另一旁,小声抱怨道:“若不是滇南王在,这回我定让孟婉那野丫头吃些苦头,好报你上次落水之仇!”

        梁小姐早听父亲说了实情,故而非但未被她激起火来,反倒心里默默恼她拿自己当靶子。

        抬头看了看天,梁小姐便转移话题道:“瞧着这天要变了,郡主先在此散散步,我去命人取两把伞来,以备不时之需。”

        梁小姐前脚出了园子,李元祯便借落子之机,给一旁的吴将军递了个眼色。

        孟婉见吴将军离开了一会儿,很快便回来,也不知他刚刚是去做了什么。

        梁小姐这一去,许多时仍未归,可天倒是如她先前所言一般,说变就变了!

        霎时间便乌云压顶,大雨将至。

        孟婉与李元祯身处亭中,自是不必担忧,可玥宁郡主就无心游玩下去了。

      第111章 毒杀 昔日高大的身影已不在

        她想先出园子, 奈何走到西园门处,却发现先前来时还敞着的木门,此刻竟关上了!且锁链缠固, 竟是怎么推门扇也没有半点儿反应。

        这时豆大的雨点落在她的脸颊上,她不耐烦的抬手擦了擦,生气的用手拍门。拍了数下,却是没有人来。

        起先, 雨点只如断了线的珠子, 一颗一颗往下的落,可很快便连成了线,针一样打在脸上,玥宁只得以宽袖遮在头顶。

        她用力踹了那门两下,依旧没有人来, 唤人的声音也很快便渐渐变大的雨声淹没。而遮在头顶的那副袖子, 也转瞬就成了浸透水的湿布,非但起不到任何作用, 反倒成流的向下渗水。

        玥宁郡主身上的衣料本就单薄, 这冷雨拍在身上, 很快便将衣料全部浸透,寒气似小刀子一般,直往骨头缝儿里钻。

        眼见门是出不去了,她只得往园子里跑,可梅枝稀疏, 并不能像大树那样为人遮风挡雨。她淋着雨苦找了一路, 却发现整个园子里除了那间亭子,再无其它能避雨的地方。

        偏偏亭子里的三人,却视她为无物, 任她抱着头狼狈的跑来跑去,竟也不问一声原由。

        雨越下越大,丝毫没要要停的意思。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纵是平日里傲慢惯了的玥宁郡主,此时也只能先将脸面放到一边,慢慢挨到观梅亭边上。

        然而里面的三人,依旧没有一个肯侧过头来看她一眼。

        再看那石凳,先前还空着的两个,此时已均被占了。一个上面坐着吴将军,另一个上面则放着一把油纸伞。

        眼巴巴望着那个放伞的石凳,玥宁郡主终是厚着脸皮开了口:“王爷,可否、可否让我进去避会儿雨?”

        李元祯未抬眼看她,边落着手中黑子,边回了句:“亭中地方太小,郡主还是寻它处避雨吧。”

        “可是、可是没有它处了,院门紧闭,我出不去。”

        “吴良,你随郡主去看看。”

        吴将军撑起那把油纸伞下了亭子,路过玥宁郡主身旁时说了句:“郡主请随我来。”

        两人走到园门前,吴将军拍了几下门,见果真没有反应,便又调头回去复命。他撑着伞这一来一回并不觉什么,可玥宁郡主却是淋着大雨陪他走了个来回。

        “王爷,门果真是叫人锁上了,叫不开,需得待雨停。”

        “那就将伞借与郡主吧。”李元祯淡然的道。

      ¡¡¡¡Ö®ºóµÄ´ó°ë¸öʱ³½£¬±ãÊÇÃÏÍñÈýÈËÔÚͤ×ÓÀïºÈ×ÅÏãÅçÅçµÄÈȲ裬Ìý×ÅäýäýÓêÉù£¬×ÔÔÚ¶ÔÞÄ¡£¶øÍ¤×ÓÏÂÃæÁ¢×ÅÔçÒÑÂäÌÀ¼¦Ä£ÑùµÄ«hÄþ¿¤Ö÷£¬Ëä³Å×ŰÑÓÍֽɡ£¬ÔÚÕâÑù°õíçµÄÓêÊÆÏ£¬È´ÊÇÔçÒÑǧ´¯°Ù¿×¡£

        雨势歇了,终于有下人发现院门不知被何人锁上了,费了点功夫将其打开,立马找了大夫来给诸位贵人瞧身子。

        亭子里的三位自是一点事儿也没有,可玥宁郡主却是抖个不住,大夫说她病了,熬了一碗药送下,便赶忙将其送回了安郡王府。

        听说郡主这一病,便是倒床五日起不来。

        孟婉这口陈年之气彻底消了,梁家小姐遭人利用的那口憋气,也算是消了。

        只是安郡王这口气,却是提上来了。

        一气之下,他告去了御前,只是发作的由头稍稍变换了一下,未提玥宁郡主之事,只言近来滇南王频繁造访梁尚书府,二人常常闭门长谈,不知在密谋些什么。

        圣上本就忌惮京郊外的驻兵,几次明示暗示让滇南王交了兵权,他却佯装听不懂,一拖再拖。如今经安郡王一撺掇,圣上更加的如鲠在喉,一刻也等不得。

        最终做了个决断。

        圣上派出一千禁军,扮做山贼,去偷袭驻扎于山中的金甲军。

        如此做的好处便是,若打得过,便等同推翻滇南王的倚仗,此后不管如何处置他,都再无顾忌。

        而即便打不过,也还有个退路,毕竟可以赖在山贼身上,到时父子之间不至撕破脸,还有商量的余地。

        既然做了决定,圣上便多一刻也等不得,当夜,禁军便袭入郊外的山上。

        山中的金甲军有陆统领带兵,又个个皆是久经沙场的将士,与扮作山贼的禁军对阵起来,很快便处于上风。最后禁军未死在他们刀下的,也悉数成了俘虏。

        金甲军大捷。

        宫中得了消息,龙颜大怒。

        既然天子动了杀心,计划便不可能中途作罢。铩其党羽不成,便打算擒贼先擒王。只是在动手之前,圣上先下了一道圣旨,明令滇南王交出兵符。

        同李元祯一并跪着听夏公公宣了圣旨,孟婉却瞧出他没有要接的意思。

        夏公公双手端着圣旨,脸上带着嘲讽的笑意:“我说滇南王,你这胳膊,可是接不动这道圣旨?”

        太监自是心眼儿极小的,想到不久前才在益州刺史府里受的那些羞辱,夏公公看到李元祯如此下场,自然少不得心里幸灾乐祸。

        只是他的笑,很快便僵在了脸上,自下而上刺过来的剑锋一下便刺穿了他的喉咙。尚未明白发生了什么,汩汩热血就已顺着他的脖颈淌下……

        夏公公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身后随同来宣旨的内官,一个个脸色吓得苍白,不见一丝血色。

        “圣旨?本王怎么没看见。”

        李元祯无事发生似的起身,将沾了血的剑送回剑鞘,皂靴踩在那道落在地上被血浸染的圣旨上。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滇南王抗旨不尊,这是彻底反了!

        内官们不敢责斥,甚至不敢逃跑,一个个跪到地上,不住的喊着:“王爷饶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3: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