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乌雪昭微微垂下眼睫,坐在了棋桌前,收拾起原先的残局。
像乌家这样的人家,一生都未必能见到一次宫里的贵人。
茵姐儿兴奋了起来,忍不住向乌婉莹打听更多:“太后的侄女为什么是准皇后?谁封的?皇上吗?”
乌婉莹慌忙道:“皇上没封。”
一个不好,就是假传圣旨。
她可担不起这罪名。
茵姐儿小脸一垮:“……那凭什么说她是皇后?”
还真以为见到皇后了,白高兴一场!
乌婉莹蹙眉说:“外面都这么传,何况眼下皇宫之中只有薛姑娘一人伴圣驾,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乌雪昭捡棋子的手腕,滞了片刻。
随即又继续去分好黑白棋子,让它们各归其位。
中宫总会有皇后的。
但愿,皇后是个好相处的人。
乌婉莹蹙眉瞧了茵姐儿一眼,道:“我跟你一个孩子说个什么劲儿。”
茵姐儿“嘁”了一声,还不乐意跟乌婉莹多说。
哼哼唧唧道:“你知道什么呀,不就是编瞎话来我跟前炫耀呗。”
乌婉莹脸色一沉。
乌雪昭教的真好,如今茵姐儿是越来越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不等乌婉莹发作。
花厅门口闹出了更大的动静。
永宁侯夫人,进来冲永宁侯老夫人禀道:“老夫人,宫里来人了。”
众人纷纷朝花厅门口看去。
新帝登基,恩泽百姓,也嘉奖有功之臣,只不过从来都是一气儿地赏赐下去,从未有过单独的天恩洒下来,这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乌婉莹得意洋洋道:“看见没,这就是圣宠。薛姑娘一过来,宫里就来人了。”
周围宾客也全是这个论调。
觉得皇恩是跟着薛芷语一起过来的。
但茵姐儿见不惯乌婉莹的嚣张模样,托腮讥讽:“你那么高兴干什么呀,好像宫里人是过来给你搬赏似的。”
乌婉莹:“……”
作者有话说:
啵啵大家,这章继续随机发红包~
第18章
茵姐儿嘴上虽然怼了乌婉莹一句,实则好奇的眼神已经飘了出去,迫不及待见一见宫里到底来了谁、来干什么。
还拉着乌雪昭说:“姐姐,你也快看看。”
乌雪昭便抬头看向花厅外头。
郑喜的徒弟盛福公公,穿一身宫中内侍的蓝袍进来。
盛福公公到永宁侯老夫人跟前请了个安。
因是代表天子来的,并未下跪,只是点了点头问好。
永宁侯老夫人连忙亲自起身,扶起盛福公公,笑得合不拢嘴:“公公折煞老身了。”
盛福笑道:“老封君客气了。”
永宁侯老夫人就问盛福过来的意思。
盛福便说:“皇上听说老夫人办花宴,特地叫奴婢挑一些宫中养的牡丹过来,给您的花宴添个色。”
往身后一指,门外还跟了十多个穿宫装的太监、宫女,各个一丝不苟,手里都小心翼翼抱着一盆精致华贵的牡丹。
永宁侯老夫人本身就爱花花草草,又是天子独特的恩宠,笑呵呵收下,着人先全都摆在廊下。
盛福任务完成,也不欲多留。
今日师傅随天子出宫,宫里可还得有人盯着,他急着回去。
老夫人让儿媳妇永宁侯夫人送盛福出去,悄悄叮嘱儿媳妇封厚一些的封红。
盛福这一走,花厅里越发热闹了。
丫鬟搬了几盆牡丹进来,摆在老夫人跟前,让她和众宾客一起欣赏。
宫里头养出来的牡丹,大家自然赞不绝口,亦艳羡永宁侯府颇得圣眷。
暗地里,却也都猜测,天子对臣子有过这般恩赐,莫不真的是为了薛芷语才送了牡丹过来?
薛芷语听见左右窃窃私语之声,也开始心神动摇。
虽说皇上待她不热络,甚至十分冷淡。
可……皇上毕竟顾忌太后颜面,这次赏花,也许亦是看在太后面子上,给她的恩宠。
帝王之心,深不可测,广袤无边。
日后若为皇后,那位但凡施与她能像今日这样的体面跟宠爱,她就已经满足了。
牡丹花似印证了薛芷语未来皇后的身份。
有人冲她谄媚笑道:“薛姑娘天天就住在宫里,想必这花也是见多了的。”
薛芷语这才看了一眼桓崇郁让人送来的牡丹,都是精心养在花房里的花。
她也并非能在皇宫中处处随意进出,这牡丹她除非和太后一起去皇上的花房,否则也见不着。
还有人注意到她脖子上戴的项圈,中间坠着一颗浅粉南珠,光彩熠熠,稀世罕见。
接着就有人说:“薛姑娘这南珠可真是难得。”
永宁侯老夫人见过珍宝无数,是个识货的人,瞧了一眼,就认出来了,说:“听说今年御贡的南珠品相十分出挑,统共也只有十颗,薛姑娘脖子上戴的,是今年御贡的南珠?”
薛芷语笑着回话:“正是其中之一。”
宫里头的事,宫外的女眷哪里全都知道。
有人好奇一问:“皇上赏赐的?”
不等薛芷语答,便有人替她说了:“自然是的,不然这南珠还能怎么出现在薛姑娘的脖子上?”
薛芷语浅浅一笑,也没解释。
众人只当她默认了。
也对她越发的亲热。
牡丹可以说是赏给永宁侯府的,南珠却是实实在在戴在她脖子上的,这总没的说了。
乌婉莹看着这一幕,羡慕不已。
倒不是羡慕帝王恩宠,而是羡慕世间有女子,能拥有天下至宝。
真是好美、好引人瞩目的一颗南珠。
乌婉莹感叹道:“宫里的牡丹、皇上赐的南珠,薛姑娘的圣宠算是坐实了。”
茵姐儿也不懂,乌婉莹说是那就是,她只小声嘀咕道:“皇上可真爱赏人,出手就是宝贝。”
棋桌边就是花窗,斑驳的光点落在乌雪昭鸦羽般的眼睫上,似蝶翅轻轻颤动一瞬,很快又不动了。
茵姐儿说的不错,天子的确很喜欢赏人。
给她的屏风也是价值连城。
.
永宁侯老夫人赏完宫里的牡丹,担心花朵娇嫩易伤,吩咐下人搬去园子里雕栏玉砌放牡丹的地方。
再有宾客陆陆续续过来见她,薛芷语自去寻友人说话。
这阵热闹也就渐渐过去了。
永宁侯夫人送了盛福公公折返回来。
到老夫人跟前回了个话。
永宁侯老夫人又吩咐儿媳妇:“去把九郎叫过来。”
九郎是府里的庶出郎君,但天生神力,很有习武天赋。
他打小就跟在永宁侯身边学习,如今正在永宁侯麾下历练,今日随了永宁侯一起回府。
不过他不必面圣,回京之后就回了侯府里头见见家里人。
永宁侯府贺九郎什么都好,连相貌也好。
独独亲事难说。
他成天就是呆在卫所里,雌鸟都见不着一只,更不懂得怎么和姑娘家相处,有好的媒妁之言都轮不到他。但胜在为人本分,又有志向,假以时日,也有一番前途。
永宁侯夫人约莫猜到婆母的意思,便低声问:“您是看中了哪个姑娘想说给九郎?”
老夫人笑吟吟道:“还有哪个?最漂亮的那个。”
永宁侯夫人会心一笑。
她也喜欢乌家那丫头,着实赏心悦目,如果进了侯府,天天看着都高兴。
永宁侯夫人便派了稳重的大丫鬟去叫九郎过来。
这会子九郎本应该在前院和叔伯兄弟一起。
只是老夫人还不知道天子来了,永宁侯下了山之后,和天子一起在书房里看沙盘、舆图。
九郎眼下正在桓崇郁跟前作陪。
侯府内书房里。
永宁侯和孙子贺九郎,都在桓崇郁面前站着,郑喜伺候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