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搭伙过日子[七零]》-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为了不摔跟头,加上也没别人,她直接坐地上,反正都是雪,不埋汰,然后扭着【创建和谐家园】往下蹭,除了有点费裤子,其他都还好。

        现在的雪大部分都冻硬了,踩上去不蹦跶,问题不大。

        很是顺畅就过去了,一个下水沟也就两三米的宽度。

        难点是往上爬。

        好在有雪踮脚,手脚并用,还是让她安全过关。

        在岸上拍拍裤子上的雪,她要到家了。

        经过的第一家就是李三婶子家,还真是巧。

        不过也就是冬天,其他季节下水沟都是有水的,可没法从这边过。

        李婶子家是这条街的最后一户才对。

        因为是最后一户,她家房基地很是宽敞。

        虽然自留地规定一家都是三分,但也没那么可丁可卯的,民不举官不咎嘛。

        毕竟大家都在一个大队住着,除了个别的,或者有结仇的,没人会举、bao。

        林小红加快脚步,很快到了家门口。

        这时候很多家是没院墙的,林家倒是有,不过是那种土坯的,高度也就一米多点,加上年头久了,已经脱落不少,大人随便一跨就过去了,小孩都能翻过去,所以这种院墙就是拦君子不拦小人的。

        院门就是几块木板子随便订在一起的,中间都漏风,估计踹几脚都得散。

        这是自己家,林小红自然不用拍门,直接推门进,外头怪冷的,“爹、娘,我回来啦!”

        她家大半是半砖瓦房,也有土坯草房。

        主要是家里人多,还没分家,有两个新接出来的房子,估计当时没弄到砖瓦。

        她这一嗓子喊出不少人。

        大家都猫冬呢,不少人都在家。

        林小红“娘、大嫂、二嫂、三嫂”挨个喊人。

        又有不少孩子喊她,乱糟糟中透着温馨。

        她被林母拉进屋,又直接上了炕。

        林母将孩子们都撵了,让他们去别屋疯去。

        林小红就问,“娘,我爹、大哥他们呢?

        “凿冰眼去了。”林母所说的凿冰眼和大江他们那个不一样。

        因为三大队有连片的鱼池,为了鱼有足够的氧气,需要有冰眼。

        所以队里男队员会轮班去凿。

        估计是轮到她们家了。

        林母又问了问仨外孙(女),还埋怨咋不带孩子一起过来。

        林小红嘿嘿傻笑,赶紧转移话题,“娘,背篓里有鸡蛋。一半给你们,剩下的二十个您看能不能给我换点棉花票。”

        林母看了眼背篓,“我和你爹不要鸡蛋,你赶紧拿回去,你还没好呢,得多吃点好的补补。”

        三个嫂子虽然不知道心里咋想的,反正都跟着附和。

        林小红拿来了,自然不会再拿回去的,开始转移话题,“娘你不知道,家里的被子都被尿成什么样了,我就给拆了,掏出不少黄棉花,弄得被褥大窟窿小眼子的,得往里絮点新棉花才行。”

        林大嫂估计有了共鸣,“可不是,家里的被子今早还被小丫给尿了,搁炕头烘着呢,骂了也没用。”

        林二嫂、林三嫂也都有过惨痛经历,四人说得很是热闹。

        “你家老幺还不大呢,要不再盖两年,要不然还得尿。”林母建议道。

        林小红怎么能同意,她实在受不了那个味儿了。

        销魂~

        继续转移话题,“娘,今年弹棉花的在哪个生产队落脚?”

        作者有话说:

        求收藏求评论。

      第16章

        ◎李爱国是精神小伙…◎

        林小红之所以要问弹棉花在哪个生产队落脚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农民穷,不可能年年弹棉花,导致(弹棉花的)客户少,挣不到钱。

        所以他们多数是“游、击队”。

        每年冬天去不同的生产队落脚。

        虽说现在不让私人做买卖,但有些行当,上面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因为老百姓也得过日子啊。

        比如这弹棉花的,再比如焗锅、焗碗、磨剪子菜刀的。

        林母还真知道,因为今年就在临近的生产队。“你要是真要去弹棉花就早点,年后兴(也许)就走了。”

        林小红点头记下。

        林母让林小红和三个嫂子在炕头聊天,她去帮忙问棉花票的事儿。

        林小红赶紧喊道,“娘,用四个鸡蛋换。”

        平时的价格是三个鸡蛋一张一斤棉花票。

        可现在不是快过年了么。

        再说,现在手里有棉花票的太少了,估计都有用处,如果再用平时的价格换没啥吸引力。

        她也心疼鸡蛋,可家里更需要棉花。

        林母嘴里嘟囔,“我还能不知道。”

        虽然也心疼鸡蛋,也知道这时候不多拿肯定啥也换不到。

        林大嫂问道,“娘你去谁家?我寻思李爱国家肯定有,人家可是干部,每个月都有票的。”

        林母也知道他家有,“这时候他还上班呢,也不在家啊,我傍晌再过去一趟,我先去你们二爷家问问,他家大孙子是军人,也有不少票。”

        林母说完,急匆匆就出门了。

        林小红就跟仨嫂子唠嗑。

        先说家里的事儿,都是做娘的,聊的都是孩子。

        之后也不知道谁起的头,说起了李爱国,就是之前林大嫂提过肯定有票那个。

        “这做干部就是了不起,每个月有工资有票,家里砖瓦房,还有自行车,别看二婚头,还带四个娃,不少黄花大闺女相中呢。”林大嫂很是八卦的说道。

        林小红记忆里也有李爱国的信息。

        这人是他学长,学习特别好,是全校老师的宠儿,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人家考上了县里高中,后来毕业就进了县政府做干事。

        是她们生产队最大的官了。

        林二嫂跟着说道,“他媳妇没了快一年了吧,也该找了,之前他娘就放出风了。”

        林三嫂忍不住看了眼林小红,见她表情平静,偷么松口气,“这后娘不好当。”

        林大嫂拍了下大腿,“那可不。我有个表姐,表姨家的,她脸上有不少黑斑,二十二都没找到婆家,最后嫁给了一个三十多岁二婚头的,人家有五个孩子,根本不想再生。”

        林二嫂皱着眉头,“那你表姐可是头婚,不让生孩子能干?不是亲生的根本养不熟。”

        林大嫂叹口气,显然也为表姐不值,“那有啥办法,她一天干不完的活,中间好像怀过,都不知道啥时候流了。”

        林小红都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这也太惨了吧。

        真的是每天一个恐婚小技巧呢。

        林三嫂不相信的问道,“那她娘家不管?搁我家,我爹我哥能把他家铁锅砸了。”

        这年头,两家打架也很少有砸锅的。

        因为铁锅很贵,砸了万一要赔呢。

        另外锅是做饭的家什,将锅砸了,意思是砸人家饭碗,这是要结大仇的节奏。

        林大嫂又叹气了,“表姐嫁不出去,生产队不少人笑话她家,好不容易嫁出去了,她家才不愿意管,就怕她再回去。”

        林小红默,果然不是所有的爹娘都不爱孩子的。

        她还是很幸运的。

        穿越了还有爱她的爹娘。

        林大嫂见气氛不好,赶紧转移了话题,“别说我表姐了,咱们不是说李爱国么,小伙子长的是挺精神的,就是没有好工作也有小姑娘得意。”

        林二嫂很是八卦,“你们说李爱国咋看上他媳妇的,长的也就比一般人强点吧,家里还是农村的。”

        这问题一出来,林大嫂、林三嫂都摇头。

        林小红在心里感叹,也许是真爱呢。

        她虽然恐婚,但身边也有真爱的朋友。

        男的可以称一声男神,一八八,大长腿。

        多少校花前仆后继,人家硬是铁石心肠。

        后来对一个微胖普通的学妹一见钟情,追了三年多才到手。

        小学妹也是人间清醒,认为男的太帅,没有安全感。

        两人在小学妹研究生毕业结的婚,很是恩爱。

        林大嫂神秘兮兮的说道,“你们知道二大队的许七仙吧。”

        林小红跟着点头,这位也是有名,因为家有七个闺女,所以有了七仙这个绰号。

        叫得多了,他本来名字都没人叫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8: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