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把高岭花骗心以后》-第7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镇北王反倒是闭门不出了。

        其他人不明所以,苏令月他们却知道其中因由。

        这是大虞有史以来打得最惨的一仗,这段时间,也不知有多少人家肝肠寸断,又有多少处地方新添坟茔。

        还有一个原因。

        苏令月看一眼东宫的方向。

        太子从回来的路上开始就一直病着,如今更是凶多吉少。

        而那些雪片儿似的请帖里面,也有一部分来自……

        宗室。

        朝中这天,有些乱啊!

        ……

        镇北王进京的消息,同样也传到了祁沅的耳中。

        他回来的早,将在安西军和燕云关经手的事,上报过医官使之后,便重新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今日在医官局内,一听说镇北王进宫述职的消息,他的心就没静下来过。

        镇北王回来了,那她……自然便也跟着回来了。

        他看着越来越浓的夜色,最终还是端着一盏灯,等在了院中的石桌边。

        今夜……

        他看一眼头顶的月亮。

        她会不会来?

      第52章

        月亮挂在天边, 像一条小船。

        苏令月坐在自己房间的屋顶上,身上披一件斗篷,抱膝抬头看天边的月亮。

        耳边总还是闹哄哄的,好像刚刚饭厅里的热闹还在, 她往手心里呵出一口热气, 搓了搓手, 随手将放在一旁的酒壶拿过来, 就着冷风灌上一口。

        从北地带回来的刀子酒, 味道格外的正宗, 一口灌下去,热辣直呛到喉咙里。

        流进胃里,又似乎裹着一团火,忽地一下再重新从胃里烧上来, 五脏六腑都被烘得暖暖的。

        喝过酒, 苏令月拎着酒壶, 想,这一趟回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孟知更。

        以往每一次,一听说他们回京了,她都是提心吊胆的早早就等在府门前, 等着看苏朔身上有没有多出什么血窟窿。

        看到以后, 虽然生气, 又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法子“整治”苏朔,但背地里不知道哭过多少次。

        苏令月偶尔经过, 还能看到苏朔低声下气哄孟知更的情形。

        所以这趟回京, 孟知更看到全须全尾安然无恙回来的苏朔, 还有点儿不敢相信。

        当即表示她要亲自下厨,做了好几个拿手好菜来庆祝。

        饭桌上大家都喝了许多酒,她阿爹还借着酒兴,唱了几首北地歌谣。

        一直到月上中天,才各自散去。

        苏令月回房收拾一番,几乎是下意识的又往府外面走。

        走出去老远才反应过来,如今的太傅府,她不能再去了。

        不免有些遗憾。

        只能坐在屋顶上,遥遥望着祁沅所在的方向。

        今晚的月亮虽然只是一枚小小的月牙,但却仍是清亮 。

        照向大地,交织着满城灯火,清辉便也染上柔暖。

        倒是和她第一晚见到祁沅时,带着他在屋顶上看到的景象有些像。

        良久,她抬起手,找了好几个角度,才终于小心翼翼地托起月牙,送往有祁沅在的远方。

        心事无从托,聊赠一片月。

        梆子声又打过几下,院外愈发的静。

        不知从哪里猛刮了一阵风,连带着将搁在石桌边上的桌灯也吹熄。

        暖黄光晕噗的一下熄灭,散出一点灯芯燃烧后余下的烟。

        祁沅微蹙了眉,落寞和月光揉在一起。

        今天晚上……

        她大概是不会来了。

        只是在端起桌灯往屋子那边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月亮。

        ……

        这天,苏令月照常和苏朗、苏朔站在文德殿外上朝。

        然而上朝上到一半,忽然见文德殿里的大臣们神色沉重的从里面走出来。

        等镇北王出来,他们才知道,皇后薨了。

        当时骤闻噩耗的兴和帝险些昏厥,急令张公公宣布退朝,又留了礼部的人前往御书房等候,其余人等便自行退朝,前往各自的衙署。

        出宫的路上,苏令月隐约听到有人念叨了一声:“眼见着就要到除夕,看来这个年,注定是没法儿过好了——”

        她向着传来声音的方向看了一眼。

        见一个身穿紫色朝服的人已经登上马车,只留下一个背影。

        “小令月,”镇北王忽然叫她一声,“快走。”

        苏令月转回头,跟在镇北王的身后走出皇城。

        到了下午,兴和帝与礼部商议的结果传出来。

        兴和帝的意思是,燕云关一役本就惨烈,在这样举国皆哀的时候,皇后的薨逝显得轻如鸿毛。

        因此,皇后的丧事一切从简,只令京中各观、寺撞钟三千声,京中三日不屠,其余人亦是服素三日,期间不得宴饮。

        ……

        临近年关,咸福公主也从行宫回到宫里。

        一回来,便让人召了苏令月进宫陪她。

        昨日新下过一场雪,宫中各处都在加紧扫雪,唯有凤阳阁仍铺着一层浅浅的银白。

        院中几棵寒梅正是绽放时,树枝与梅花上也都浅浅的蒙了一层碎雪。

        苏令月进来时,咸福公主正在挑拣要折回去的梅花。

        看到她,拿着手里刚刚折下来的一支梅花朝她摇了摇,“令月,你来得正好,快来瞧瞧,我折哪支回去比较好?”

        苏令月依言走过去,在咸福公主指给她看得两枝间对比了一番,指向其中一枝,“我瞧着,这边的更好些。”

        “那就折这边的。”咸福公主朝着身后的宫人示意,转身带着她进了凤阳阁。

        屋子里炭火烧得极旺,没坐一会儿就要换下外衣。

        忽然又听到外面铃铛声响了三下。

        苏令月对于这一类号令似的声音比较敏感,听这【创建和谐家园】两短一长,却不知是什么意思。

        之前几次她来凤阳阁,却是从未听到过。

        似乎看出了她掩在眼底的好奇,咸福公主毫不避讳地对她道,“是东宫递来的消息。”

        东宫?

        苏令月暗暗一惊。

        自皇后薨逝之后,太子本就病弱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

        就连兴和帝都因为悲伤过度,龙体欠安。

        这段时间,朝中暗流涌动,各方都在暗中角逐,咸福公主这个时候如此关注东宫……

        心中暗觉不妙,却只关切问道,“可是太子殿下有所好转了?”

        咸福公主一哂,“他么,倒是还是老样子。”

        说着,亲自倒了杯茶给她,语气随意,“太子身子垮了,父皇近日也总为各种事情烦心。”

        咸福公主端起面前茶盏,又忽地抬眼看她,“说来也是可惜,父皇精挑细选的栋梁之才,还不等有所表现,就先折在了燕州。”

        “山阴侯统共就只有那一个儿子,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就算他有心继续为国效力,又能效力到几时?”

        苏令月垂眸。

        谭侃命丧燕州,皇后又薨逝,如今的谭氏能倚仗的就只有太子,偏偏太子至今缠绵病榻,这两方,竟是谁也顾不上谁。

        “罢了,这个时候,说这些事做什么,”咸福公主饮下一杯茶,“前几日,我看到几本奏疏。”

        呈递上来的奏疏只在御书房的龙案上,偶有些时候会被送进兴和帝的寝殿福宁殿,其余的只会在尚书台,咸福公主这段时间一直居在行宫,如何能看到奏疏?

        这些疑问只压在心里,苏令月借着喝茶的动作掩饰自己,听咸福公主冷笑一声,继续往下说。

        “那群老东西,一听说燕州没收回来,太子又病了,担心将来局势不稳,一个两个的都在提议,要送我去北姜和亲。”

        “还有的说,西戎紧邻北姜,若能拉拢西戎牵制北姜也不错,想出来的法子就更妙了,也要送我到西戎去。”

        咸福公主似乎只是觉得这些好笑,并未真的动怒,还有心情同她开玩笑,“令月你说,若是父皇把这两个提议都应下了,要如何让我同时与西戎和北姜结亲?”

        苏令月放下茶杯,行过一个军礼,“无论是西戎还是北姜,臣等都会将他们的狼子野心阻拦在国境之外,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在殿下身上。”

        “好啦……”

        咸福公主拉下她的手,“我当然知道你不会,说这些与你,也不过是让你也听个笑话。”

        之后咸福公主又将话题转去别处。

        当晚也并没有让她在凤阳阁留宿,到宫门落锁之前,便命人送她出宫。

        太子一直卧病到了新一年。

        朝会那天似乎好转了一些,清早便跟着兴和帝一起接受了百官朝拜,之后又接受了几批他国使臣的朝贺,但隔日依然继续在东宫闭门不出。

        兴和帝也染了风寒,之后的几天,便安心在宫中休养,至于那些前来朝贺但还没有机会得见天子的使臣们,便都由鸿胪寺出面安排在京中的活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7: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