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我在古代赶海》-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煮好的鱼片粥咕噜咕噜地冒着白气,洗了好几次的陈米虽然不是煮粥的好选择,但也勉强过得去。米粒在瓦罐中膨胀、爆发、翻滚,每一次的翻滚都推动着鱼片往上浮,带来一股浓郁得让人口舌生津的香气。

      唐丝仰着脸,盯着灶台上的瓦罐前,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姐姐,好香!”

      “是吧,那待会多吃点。”

      唐迟迟用勺子搅拌着锅里的粥,有几分得意,“姐姐最擅长熬粥了,生滚海鲜粥,谁吃谁知道。丝丝你去把碗端过来,书书我们家里的盐放在哪儿了?”

      唐书默默地递过来只有一个底的粗盐罐子,眼睛同样牢牢地看着冒出阵阵香气的瓦罐,不自觉地咽着口水。

      真是太香了!

      “盐、油、姜丝、葱花……”

      唐迟迟往瓦罐里放了两勺盐,然后下意识地开始找香油和切好的姜丝和葱花,但转眼一看简陋的屋内,又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没有油也没有葱花,更没有姜丝,我怎么给忘了。”

      她心情有些低落地搅拌着瓦罐里面的粥,然后很快就又振作了起来,“书书、丝丝,快把我们的碗筷找出来,可以吃了。”

      唐书很快就找到了,“大姐,给。”

      唐迟迟伸手接过,一人舀了一碗,然后端到屋里的旧桌子上。

      “小心烫,吹凉了再吃,还有如果吃到了细骨头一定要吐出来,知道不知道?”

      唐迟迟仔细叮嘱着,小孩子若是不小心吞了鱼骨头,疼痛事小,伤到了喉咙事大,虽然她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刚才杀鱼的时候就已经把鱼肉里面的骨头都去掉了,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唐书和唐丝乖巧点头。

      他们身为渔民的孩子,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吃鱼肉了。懂事之后也都在父母的教导下好好的吐出鱼骨头,很他们两个并不是那种急性子的人,所以很少把鱼骨头吞下去,这回也是如此,他们呼呼地吹凉了鱼肉,然后一口咬下。

      顿时鱼肉的滑嫩、鲜美,以及大米粥的香气迸发在嘴里。

      好吃!

      唐丝马上就抬起头道:“姐姐,好吃!”

      今年不过七岁,一直在家人保护下的她不像哥哥那样早早地懂事,也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粥,吃第一口的时候还记得要吹凉,但第一口吃完她就忍不住吃起了第二口,然后就被滚烫的热粥烫得要哭不哭。

      “姐姐,烫。”

      唐迟迟连忙让她张开嘴,“让姐姐看看,烫到哪儿了?”

      她掰着唐丝的嘴巴仔细看了一下,心中松了口气,“没事没事,就是红了一点点,下次可不要吃这么快了,来,姐姐喂你吃。”

      唐迟迟将妹妹的碗移到自己身边,然后用筷子快速搅拌,好让粥快点凉下来。而与此同时她又不放心地看向唐书,生怕他也被滚烫的热粥烫到,但却看见他正学着自己,认真地用筷子在碗内打转。

      一边搅拌他还一边呼呼地吹。

      “书书做得很好。”

      唐迟迟给他点赞,“粥要等凉了才能吃,不然要烫嘴的。”

      唐书认真点头。

      等手上的这碗粥稍微凉一些下来,唐迟迟便开始喂眼巴巴的唐丝,一边喂她还一边想着看来以后家里不能经常喝粥,这两个孩子还小呢。那这样一来,下午去唐家拿东西的时候,就要多拿一些米了。

      即便是陈米也没关系,多洗几次就好。

      以后家里还是得多吃饭,又或者是买个石磨做一些米粉出来,不耐烦煮饭的时候,就煮个汤再下一些米粉,也是热乎乎的一顿。

      心里想着事的她耐心地喂唐丝吃饱,而等弟妹两个都吃饱之后,不管是她的那一份还是锅里剩下的都凉了。

      她给屋里的便宜爹留了一些,然后自己吃了起来。

      没有调料,米又只是陈米,煮出来的鱼片粥实在是差强人意。好在鱼肉新鲜,水质也不错,所以唐迟迟还是吃了三大碗。

      吃饱饭足,唐迟迟又去看了一眼便宜爹,见他还没有醒来,于是就把剩下的粥放回到灶台上。而她自己则把两个萝卜头弟妹提到床上,搂着他们小睡了半个时辰。

      下午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

      午时一过,天边便陆陆续续出现了船的影子。这些船无一例外,都是比较大的船,没有一艘是一两个人能划得动的,最少也得七八个人。

      他们把船用绳索连在一起,喊着号子朝岸上划过来,声势浩大。

      而在这些船之后,则跟着一些小船,或一二人,或三五人,他们也喊起了号子,热热闹闹地向岸边划来。

      整个渔村都动了起来,家家户户听到这动静都走出门来,欢喜地朝海边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和其他村民说话,你一句我一句地猜测着家里人这次能带回来什么鱼,能卖多少钱,今年冬天会不会再受冻挨饿。

      而在这个时候,村里的一个破茅屋内,唐迟迟已经开始收拾起来了。

      她先去看了眼便宜爹,见他还没有醒于是不放心地再摸了一下他的额头,然后发现他额头滚烫,心里顿时喊了一声不好。

      居然又烧起来了。

      明明早上差不多退烧了的,没想到现在温度又上来了。看来等下得带他去找大夫,不然再这样烧下去怕是得出事。

      想到这里,唐迟迟干脆一咬牙,将便宜爹背了起来。

      便宜爹带回来的那个什么神鱼鱼卵,可能真的有几分神奇。唐迟迟这么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吃下去之后不但很快退烧,力气也变大了,虽然不能‘力拔山兮’,但背着她爹这一百多斤还是可以的。

      而且并没有觉得很累。

      唐迟迟顿时就决定,等从唐家把东西要回来,再把便宜爹的病治好,她就要试验一下自己有没有获得什么‘神奇能力’。

      虽然接受了唯物主义教育的她不是很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超能力,但万一呢,毕竟穿越这样神奇的事情也被她遇上了啊。

      唐迟迟背着便宜爹出门,然后朝身后跟上来的萝卜头弟妹招手,“走,书书,丝丝,跟着姐姐去向奶要银子给爹治病。”

      “到了那边,你们就哭,大声地哭,其他的就交给姐姐了。”

      想了想唐迟迟还有些不放心,于是又把两个小的头发拨乱,当然她自己的也不例外,再让唐书摸了一把瓦罐底部,将锅底灰涂在了几个人的脸上和衣服上,一家四口就这么惨兮兮地出门了。

      这样几个又病又惨又小的人,苦着脸,相互牵着手在人群中缓慢走过,顿时吸引了许多人目光,不一会儿就有人认出是唐二鱼一家。

      第 4 章

      唐二鱼,那是村里的能干人啊。

      说是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只要天上有星星,他就能找到回来的路,所以每次村里有人出海都爱上门请他。

      虽然也有其他人能够做到,但那些人要么年纪太大,要么就是像村长家一样有自己的船。

      就因为这罕见的眼力,他十几岁的时候,还被人请去坐大船出海了呢,过了一年多才回来,听说东家给了一大笔赏银。

      自那以后,唐家就盖起了砖瓦大屋,还买了几亩地,家家户户都有的船当然也没有落下,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只可惜这好运没有落在唐二鱼身上。

      他后来虽然从海里捞起来一个不记得前程往事的漂亮姑娘,这个姑娘还愿意嫁给他做媳妇。但生下来的大闺女却是个傻的,两岁了连话都不会说,后来虽然生了对健康的双胞胎,但他媳妇又生病了。

      他媳妇治了好几年都不见好,年前撒手去了,留下可怜的一家四口。

      这还不算完,在上次出海的时候唐二鱼好不容易抓到一条神鱼,想着拿回来给自家傻闺女吃吧,他娘还不同意。

      说傻子吃什么神鱼,就应该拿去卖钱,给家里再买几亩地,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为了这事在家里打滚耍赖,要死要活的。

      后来还把二儿子一家扫地出门。

      还好唐二鱼由此至终都没听她的,硬是把鱼卵给唐瓷那丫头吃了,还别说,吃了之后那丫头就不傻了。

      “可怜啊……”

      一位又一位婆婆、伯娘、婶子和姐姐们听完了其他人的讲述,跟着抹眼泪,朝着‘艰难前行’的唐迟迟问道。

      “迟迟啊,你这是要上哪儿去?”

      故意走得慢的唐迟迟就等着这话呢,于是抬起自己披头散发,还带着锅底灰的脸,可怜兮兮地小声说道。“我,我爹烧得厉害,我想去向我奶要些银子给我爹治病。”

      “还有家里分到的一小袋豆子也吃光了,我们几个一天没吃东西,想让我奶再给我们一些粮食。”

      “另外我们的衣裳昨天也忘了拿……”

      有个心肠软的婶子听着心里不忍,呸了一声,“肖大花这不是欺负人嘛!哪有把正生着病的儿子分出去的,这不是让人去死吗?没见过这么狠心的娘,她怎么不把她家的老大和老三分出去?”

      “还有分家哪有只分一袋豆子的,连衣裳也不给,这是欺负你们不懂呢!”

      她越说越心头火起,还想起以前肖大花看自己刚嫁过来脸皮薄,建屋子的时候硬是往自家方向移了一尺的事,于是生气地撸起袖子,“婶子跟你一道去,这回不让肖大花她把该吐的吐出来,我就不信陈了!”

      “我也跟你们一起去。”

      这位陈婶子说完,又有两三个或是正直,或是与肖老太太一家有旧怨的婆婆和婶子们开口说要一起去。

      其他人则相互对视了一眼,捕鱼船回来什么时候都可以看,但肖老太太的热闹却不是时时能看的,于是也兴冲冲地跟过去。

      所以等余婶子收到消息,带着唐大伯和自己的三个儿子,以及村长等人过来的时候,唐家门口已经闹开了。

      唐迟迟是早有准备。

      她先是找了个地方将便宜爹放下,然后就指使着双胞胎弟妹哭。而她自己则去拍门,一边假哭一边喊着她爹病得厉害,就要死了云云,还有他们一家四口没吃的没喝的,连衣裳也没得穿,总而言之要多可怜就多可怜。

      哭着哭着,她的眼泪就真的出来了。

      ……

      肖老太太正带着两个儿媳妇和孙女们在屋里做鞋。

      他们家和村子里的其他人家不一样,因为唐老爷子年轻时候死在了海上,而肖老太太娘家又是种田出身的缘故。

      辛苦拉扯大三儿一女的肖老太太打从心眼里排斥大海。

      所以唐大鱼和唐三鱼都被她教着安安分分地在村子里种地,即使是跟人出海,也只敢在近海转悠。唯一的女儿唐小花更是嫁回了娘家在的那条村,以后都不用担惊受怕,娶的两个儿媳妇更不是附近渔村的。

      在家家户户都出海的村子里,就他们家执着地种地。

      几个孩子里面,只有二儿子唐二鱼,继承了祖上流传的血脉,不耐烦种地,反而向往起一望无际的大海。

      长久下来,就一点都不讨肖老太太喜欢了。昨天刚把二儿子一家扫地出门,肖老太太今天一早就特地去城里割了一块肉。

      “开门……”

      “……救命……钱……”

      断断续续的声音传到了屋内,引得年纪不大的两个孙女东张西望,就是两个儿媳妇仔细听过之后,也抬起了头来。

      只有耳朵不太灵了的肖老太太无动于衷,不过在看到儿媳妇和孙女的动作之后,她老人家挑眉骂道:“都干什么呢。”

      “一个个的张大了嘴巴尽会吃,喊你们干点活就在那儿偷懒,光吃不动,牵头牛来都比你们强。”

      “桂花你转悠什么呢?”

      “你那【创建和谐家园】底下有钉子不成?你今天要是没做出一双鞋,晚饭就不用吃了,给家里省些粮食。”肖老太太骂完了小孙女还不算,指着两个儿媳妇和大孙女道:“还有你们,一个个的光吃不做,干脆都别吃了!”

      这话一出,两个儿媳妇和大孙女都低下头去。

      只有三房的大女儿,也是肖老太太的小孙女唐桂花小声地辩解道:“不是的,奶,我是听到了外头有动静,好像,好像是迟迟的声音。”

      肖老太太把手上的鞋底一摔,伸手就要去打她,“你骗人也不找个像样的借口,唐迟迟那丫头就是个傻子,除了会喊爹娘,也就饿了才会说话。她早就跟她那个死鬼爹,还有两个拖油瓶一起滚出去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1 09: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