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弹幕非要我登基》-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柴顺点头:“殿下心善,小的这就去安排!”

        周嘉荣将事情交给了他,便进去当差了。

        过了一会儿,柴顺回来禀告:“殿下,那孩子不肯走,说是刑部那边说,案子已经交到咱们大理寺了。”

        周嘉荣摇摇头:“随他吧!”

        该劝的,该说的,他也已经说过了。

        到了中午,该用膳了。

        天气寒冷,吃食送过来,已经冷了,几个交好的同僚便约定去附近的酒楼吃些热汤热食,暖暖身子。

        出了大理寺,周嘉荣又看到了那个孩子。他还维持着早晨的姿势,跪在冰天雪地里,浑身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这样的天气,别说是孩子了,就是大人在外面跪一上午也吃不消。

        周嘉荣忍不住多看了一眼,旁边的谷阳见了,劝他:“殿下,走吧,这个事不归我们大理寺管,该做的您也已经做过了。以后在大理寺呆久了,您就知道,这样的事管不过来。”

        周嘉荣点头,正欲转身,就见那孩子脑袋轻轻一磕,砸到了地上。

        落在地上的雪有些融化了,在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积成了一个很浅的小水坑。这孩子砸下去,额头正好埋进了水坑里,这么冷的天,按理来说,应该马上抬起头才对,可他却纹丝不动。

        一直留意着他动静的周嘉荣马上察觉了不对:“柴顺,你去看看!”

        柴顺赶紧跑过去摇了摇他:“醒醒,你怎么回事……殿下,他昏过去了。”

        总不能看着人活活冻死吧,周嘉荣对跟在身边的侍卫说:“把他送去最近的客栈,请个大夫。等他醒了,问清楚他家在哪儿,雇个车送他回去。”

        “殿下仁善!”同僚们赞道。

        周嘉荣摇头说:“只是看一个小孩子可怜罢了,顺手而为,不费什么力气。走吧,再不去,咱们的位置就要被人占了。”

        一行人按照原来的计划去吃午饭。

        等用完膳从酒楼出来,守在门口的柴顺立马上前,悄声道:“殿下,他醒了,说家在大同府,想见殿下!”

        周嘉荣震惊不已,大同府离京城可是有好几百里,这么冷的天,他一个孩子,看起来身上也没什么钱,那他怎么来的?想到他身上已经分辨不出颜色的衣服和乱糟糟跟鸡窝差不多的头发,只怕是靠双脚一步一步走到京城的。

        很多大人都没这个毅力吧!周嘉荣既佩服,又动了恻隐之心,琢磨片刻后,跟同僚们说还有点事要办,让他们先回去,便跟柴顺去了客栈。

        推开门,那孩子小小的一团,缩在床上,听到声音,悄悄冒出头,露出一张白净的小脸。

        周嘉荣一怔,没想到这还是个长相颇好看的孩子,就是有些女气,刚想到这里,一行字突然凭空冒了出来。

        【啊啊啊,这不是二皇子最重要谋臣的妹妹沉雪吗?周嘉荣是不是知道点什么,故意抢二皇子的机缘?】

        【沉雪不是求助无门,绝望的时候被二皇子所救吗?怎么变成了周嘉荣?】

        【我翻了翻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二皇子怎么被皇帝变相囚禁在了行宫?感觉剧情怪怪的!】

        周嘉荣含在嘴里的那口热茶当即喷了出来。

      第23章 儿臣不怕

        “殿下,水太烫了吗?对不起,都是奴才没注意。”柴顺被周嘉荣的反应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自己递过去暖身的热茶太烫了,赶紧掏出帕子递给周嘉荣擦擦溅在衣服上的水渍。

        “没……下次注意点!”周嘉荣本来想澄清的,可抬头看到还未消失的弹幕后,又改变了主意,决定让柴顺背这个锅,不然没法解释他反应为何这么大。他可没忘记,这弹幕似乎有未卜先知的功能,要是他一解释,搞不好这弹幕就察觉了。

        柴顺不疑有他,接过茶杯问:“天气冷,殿下还有喝一杯热茶暖暖身吗?”

        周嘉荣摆手,对他说:“把门关上。”

        “是,殿下。”柴顺屁颠颠地跑过去关上了门。

        周嘉荣坐到桌前,跟躲在被窝里的小姑娘隔空相望。心情有点复杂,他本来只是看这孩子可怜,顺手拉一把而已,没想到竟然截了他好二哥的胡。

        这事归根到底,还是因坠马而起。若周建业不害他,他也不会一直穷追不舍,进而查出周建业暗中把手伸进西大营的事,从而导致他如今被软禁在行宫之中,没能回来。

        若周建业在京城,按弹幕所说,那他应该会遇到这个小姑娘,还会拉她一把,从而认识她哥哥,收复一个忠心耿耿的谋臣。

        纪沉雪也在悄悄打量周嘉荣。

        这个哥哥长得真好看,更重要的是心肠好。她来京城好些天了,找了好几个衙门,都没人理睬她,有些甚至还赶她走,只有这个好看的哥哥让人给她送热粥,还给她请大夫!

        他会替民做主,给她伸冤吗?

        纪沉雪心里升起无限的希望,直接掀开被子,连鞋子都没穿,赤着脚,扑通一声,跪在周嘉荣面前,狠狠磕了三个响头,哀求道:“大人,请您为民女做主!”

        周嘉荣被她这出其不意的一跪给弄得吓了一跳,下意识地伸手想扶起她,又想到男女授受不亲,赶紧缩回了手,给柴顺递了个眼色。

        柴顺会意,跑过去,扶着纪沉雪的胳膊,劝道:“小姑娘,地上凉,有什么话,咱起来说啊!”

        等将人拉起来,他就发现了一件极为尴尬的事。这小姑娘没有鞋子可穿啊,至于她原来那双布鞋,都被雪水浸湿了,再穿上恐怕会把她这小身板给冻出一身病来。

        周嘉荣也意识到了这点,对柴顺说:“差人找客栈老板娘,帮忙买两身十来岁女童的衣服和鞋袜过来,厚实一些的。”

        “大人,民女已有十三岁了。”纪沉雪小声嘀咕。

        周嘉荣瞥了她一记,就这小身板,说十岁都有人信,还十三岁呢。买衣服可不是看年龄,而是看身量,他朝柴顺点了点头,柴顺连忙到门口吩咐侍卫。

        周嘉荣看了眼纪沉雪冻得通红的鼻头,轻轻抬了抬下巴:“你坐到床上,裹着被子说说你的事吧!”

        纪沉雪蓦地睁大乌溜溜的眼珠子,不可置信地看着他,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掉,喜极而泣。

        吩咐完侍卫回来的柴顺见状,推了她一把:“小姑娘,我们家殿下的话你没听到吗?”

        “大人……您真的要管民女的案子吗?”纪沉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重复着确认一遍。这几个月她吃了多少闭门羹。

        柴顺听到这话乐了:“我们家殿下是什么人,当今圣上最宠爱的三皇子,说话当然算数,你身上穿这么薄,小心感染了风寒,赶紧到床上去。”

        纪沉雪惊愕地看着周嘉荣,愣了好一会儿才跑回了床上,拉过暖和的被子把自己裹起来,两只乌溜溜的眼珠子直勾勾地瞅着周嘉荣,生怕他跑了似的。

        周嘉荣都被她逗笑了,轻轻转着桌上的茶杯,耐心地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到大理寺所为何事?”

        纪沉雪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说,跟着柴顺改了口:“回殿下,民女叫纪沉雪,大同府成化县人氏,今日到大理寺是为了我哥哥纪天明的案子而来。七月末的一天,我哥哥出门访友归来,发现我嫂子横死家中,随即向县衙报了案,可最后种种证据却指向了我哥哥。县衙判了我哥哥斩监候,来年秋后问斩!殿下,我哥哥生性善良,绝不可能会杀害我嫂子的,请殿下为民女做主。”

        原来纪天明是涉及了人命官司。

        虽然有弹幕提醒,周嘉荣心里偏向于认为纪天明是无辜的,但也不可能就听信纪沉雪的一面之词,这样苍白的说辞也无法为纪天明脱罪。他沉吟片刻后,又问:“你可知此案的详情?”

        纪沉雪不过一个十岁出头的女孩子,能知道什么?

        她摇了摇头:“民女不清楚,只是当时哥哥的好友还有村民都站出来指认哥哥,县令由此结了案。但殿下请您相信,民女的哥哥绝不会杀人的。”

        周嘉荣见从她嘴里问不出什么来,便道:“你在客栈休息吧,柴顺会替你将房费和饭钱交了,你安心住着。我去大理寺查查你哥哥案子的卷宗!”

        【创建和谐家园】要复核,势必会将详细的卷宗呈递上来,看这个可比问纪沉雪清楚多了。

        纪沉雪见周嘉荣是真要管她哥哥的事,就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扔开被子,再次下跪磕头:“殿下大恩大德,民女兄妹没齿难忘!”

        周嘉荣摆了摆手:“起来吧,呆在客栈好好休息,若有什么事,可以让店小二去大理寺寻柴顺!”

        从客栈回到大理寺,周嘉荣便向同僚问起了大同府成县这桩案子。

        差吏找了半天,总算在一堆还未来得及复核的案子中找到了纪天明的卷宗。七月末出的人命官司,查案判案,禀报知府,一级一级传达,近四个月过去了,案子才走到大理寺。

        周嘉荣打开仔细看了一遍,卷宗的内容非常详实,人证物证皆俱全,如果卷宗内容属实,那这个案子判得不冤,难怪能过刑部那一关,如果不是他特意将此案调出来查阅,估计过阵子,大理寺这边的复核也会通过。

        在此案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证据证人对纪天明极为不利,也是判刑的依据。

        其一是砍下钱氏头颅的那把凶器乃是事发六天前,纪天明从镇上的铁匠铺子所购买的,事发后被抛在了距离纪家不远的一口枯井中。

        而且根据纪家邻居们的证言,纪天明跟钱氏的感情不睦,时常听到二人吵架,纪天明有杀死钱氏的动机。

        其二便是证人的证词。根据纪天明的说法,事发当晚他并不在家,而是跟好友袁亮一起喝酒吟诗,秉烛夜谈,次日一大早才回的家,到家就发现钱氏倒在了血泊中,已经没了呼吸。

        但袁亮的供词却矢口否认了这点。他说那天傍晚二人确实一同喝酒了,但到了酉时三刻,纪天明便回去了。纪家村有两个村民也证实了这点,他们在天快黑的时候看到纪天明从村外回来,行色匆匆,跟他打招呼也不应。

        县令根据这些证据,判定是纪天明谋害了钱氏。

        不过此案还有个很蹊跷的地方,那就是钱氏的头不见了。衙役根据血迹的方向,找到了河边,根据现场痕迹和里正家狗嘴上的血推测,应该是里正家的狗将钱氏的头叼到了河边,正值雨季,河水泛滥,便将钱氏的头颅给冲走了,因而遍寻不得。

        这个案子从卷宗上来看,找不出什么破绽。

        那他的好二哥当初是怎么破局,救了纪天明的呢?

        周嘉荣将卷宗装了回去,放在桌上,苦思冥想。

        就在这时,弹幕又冒了出来。

        【三皇子这是打算插手这个案子了?】

        【那他愣着干嘛,直接找人把纪天明捞出来啊,改头换面,对外就说是突发暴毙,死在了狱中。】

        周嘉荣……

        这就离谱,他们当律法是儿戏吗?

        莫非他的好二哥就是这么做的?别说,还真有可能,周建业在吏部当差,可是掌握着地方官员的考核升迁调任,他身份摆在这里,要救一个人,还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不过无缘无故,素昧平生的,连面都没见过,二哥为何会这么好心?莫非他知道这个纪天明是能人异士?

        周嘉荣百思不得其解,此时,弹幕又冒了出来。

        【被三皇子这么一搅和,二皇子跟沉雪的姻缘岂不是断了?】

        周嘉荣这次差点呛到,二嫂还怀着身孕呢,而且沉雪虽然五官长得确实挺好看的,但才十三岁啊,身量比同龄人瘦小,看起来还是个孩子。他二哥怎么……

        周嘉荣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竭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和反应,以免露出了破绽。

        这就是小说看少了,若是周嘉荣通读了全文就知道,作为男频种马文男主,他好二哥的红颜知己可远远不止这么点。

        周嘉荣花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下内心复杂的情绪,认真思考起案子。

        这个案子表面看,证据确凿,没什么疑点。但仔细探究就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便是钱氏的死法,她被砍断了脖子,这种死法相当惨烈,没什么深仇大恨,即便动了杀心也不至于此。除非是穷凶极恶之徒,普通人,尤其是第一次犯案的普通人,很难下得了这样的狠手,而且完全没这个必要,砍脖子对方会挣扎反抗,难度比直接捅一刀高多了。

        此外,据弹幕所说,纪天明以后会成为周建业的左膀右臂,给他出谋划策,是他登上皇位的关键人物之一。

        有如此能力,纪天明必然不会是什么酒囊饭袋,他若是有心杀妻,还早早买了刀在家做准备,又怎么会留下如此多的破绽和疑点?他是嫌命不够长吗?

        周嘉荣拿着卷宗去找蒋钰:“蒋大人,我遇到一个案子,想听听你的意见!”

        蒋钰接过卷宗一看便知道这是由刑部那边递过来复核的案子,接过认真翻阅了一遍:“殿下可是觉得此案有何不妥?”

        周嘉荣答不上来,只能将自己怀疑的点说了出来。

        蒋钰颔首:“殿下所言有一定的道理,鲜少有人能够第一次杀人便硬生生的砍断对方的脖子。此外,直接砍断脖子,应该有喷溅型的血迹,但这份卷宗中没提。”

        “这确实是个疑点,可现在距离案发已经过去差不多四个月之久,即便有什么痕迹也早消失了。”周嘉荣有些发愁。

      ¡¡¡¡½¯îÚ½«¾í×Ú·ÅÏ£º¡°µîϺܹØÐĴ˰¸£¿¡±

        周嘉荣估摸着瞒不过他,毕竟事情就发生在大理寺门口,索性和盘托出:“……最近经常下雪,那小姑娘一路从大同府走来,只为替兄伸冤,这份毅力,这份手足之情,着实让人动容。再说此案确实有一些疑点,若不查清楚,枉害了一条人命,再悔恨已晚矣。”

      ¡¡¡¡½¯îÚÉñÉ«¸´Ôӵؿ´×ÅËû£¬°ëÉεÀ£º¡°µîÏÂÕ¬ÐÄÈʺñ£¡¡±

        这位殿下倒是比那位以宽厚仁心著称的皇子更担得起这个评价。

        “蒋大人过誉了,在其位谋其政,我既来了大理寺,发现了疑点就不能置之不理,这是我职责所在。”周嘉荣郑重道。

      ¡¡¡¡½¯îÚµãÍ·£º¡°¼ÈÈç´Ë£¬½«°¸×Ó´ò»ØÐ̲¿ÔÙÉó°É£¡¡±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23: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