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小知县》-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消息一出,还真有不少人应征,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吃官家饭的,虽说不算正经官员,那也不错了。

        兵士江历帆跟江海城,其中江历帆则常驻凌家湖,一个是帮纪炀看着凌家湖化肥作坊,不让他们有什么大事。

        二是协办化肥作坊的事情。

        他这么一常驻,凌县尉身上担子果然轻松下来,直接带着江海城跟新招的两个小吏组织劳役,修建水渠。

        这是项大工程,整个县里约莫一千人分批开工,两个月应该能有个雏形。

        纪炀也在上集村,马家湾之间,还有赤北涧跟三江村之间来回跑,确定好从什么地方挖,什么时候开凿。

        就跟纪炀所说的一样,这里地势北高南低,开凿通水并不算困难,但水渠注定不会很深,还需要每年清渠,这才能保证畅通。

        说到底,要是有个挖掘机在这,那就万事不愁。

        当然也只是想想。

        现在还只能依靠人力来做。

        扶江县再次忙碌起来,玉县丞也把账册拿给纪炀看了看,虽说一句话也没有,但哀怨之意已经在这里面了。

        从年初开始,买了三十头牛,还有上百农具,手头的银两只剩不到二十两。

        而衙门每个月的月俸跟日常开销,固定是九两银子。

        好在葫芦作坊得了八两定金,预交一两六钱的税款。

        重头还是在化肥作坊,那边卖给本地百姓带上外地百姓的化肥,合交税收共计一百八十一两六钱五分。

        其中常华县买化肥的税收都已经到了一百五十八两四钱。

        这些加加减减,账面上还剩下一百五十八两二钱。

        按理说还不错,但新招两个人,每个月固定支出变成十两不说,修水渠更是花费无数。

        玉县丞预估,等水渠修完,账面上能剩二十就不错了。

      ¡¡¡¡¼Íì¾Çá¿È£º¡°Ç®·ÅÄÇÓÖ²»ÄÜÉúÇ®¡£¡±

        “千金。”

        “千金散去还复来!我知道!”玉县丞无奈,不过他也是嘀咕两句,知道修水渠的重要性。

        只是过了片刻,玉县丞道:“但如此一来,就把玉家湖拉下了。”

        之前知县大人帮了凌家湖建化肥作坊,现在作坊里的利润都有四百多两,村里不知道怎么办,还等着纪炀的意见。

        上集村揽了葫芦作坊,如今算是初见成效。

        现在又帮马家湾,三江村修水渠。

        那扶江县五个村子,就剩下玉家湖了。

        玉县丞别扭道:“您也不用为了我不管玉家湖。”

        纪炀听的哭笑不得:“怎么会为了你,再说,你也是大度的人,更不会阻拦玉家湖发展。”

        这是实话,玉县丞下意识点头。

        他跟玉家湖的人虽有些旧怨,但都是之前的事了,他都不放心在心上,如今的日子好着呢,何必往回看。

        但他觉得没什么,可玉家湖的人却认为单单撇下玉家湖,一定是他的缘故。

        连玉县丞本人都觉得,是不是知县大人在帮他出气啊。

        纪炀笑着摇头:“玉家湖的好事,还在后面呢。你让他们心安即可。”

        说罢,纪炀扭头对平安道:“还是你说吧,等你去玉家湖查看稻田的时候安一下他们的心,说我记挂着他们,好饭不怕晚,让他们再等等。”

        平安现在也是衙门里支柱之一,平时办事非常牢靠。

        不让玉县丞去的原因也简单,省得玉家湖的人以为他是去嘲讽的。

        衙门账目清了,纪炀还要去玉家湖一趟,总觉得他们每天都在跑来跑去。

        玉县丞自然不能离开,各个村里耕牛跟农具使用,再有凌县尉带着人修水渠支钱都要找他。

      ¡¡¡¡Æ½°²»¹°´ÕÕ¼Íì¾µÄÒªÇó¶½²éÅ©Îñ¡£

        纪炀干脆自己骑马去凌家湖,怎么感觉又招了两个人,人手还是不够用?

        在他这干活比九九六还可怕。

        等纪炀到了凌家湖,还未靠近,便看到又有人拉着化肥往东边常华县方向,那边的百姓显然也尝到化肥的甜头,知道这对增产有多重要。

        凌家湖现在只剩妇孺跟老人在这,壮劳力都去了西边修水渠,但化肥作坊有她们在,也足足够了。

        要说辛苦,凌家湖百姓也是极辛苦的。

        留在凌家湖的江历帆还有凌里长带着众人做事,这里也有条不紊。

        这会见纪炀过来了,两人赶忙过来迎接。

        这次的目的就是看看凌家湖挣的钱怎么花。

        其实各家已经发下去一部分,但凌里长发现,这钱有些太多了。

        不说年前那些,那些银两已经给大家分了。

        年后的也分一部分,可凌里长这里还剩五百多两,这银子明显还在增多,他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

        全都分下去?

        穷人乍富,后果谁也不知道怎么样。

        凌里长只觉得钱全都分下去,只怕村里立刻多不少懒汉。

        思来想去,只有求知县大人做主才行。

        说起这事,自然要先说明化肥作坊的运作方式。

        当初纪炀提议,让凌里长牵头来成立化肥作坊,然后有里长带着乡亲们分工合作。

        其实这个作坊属于凌家湖集体生意,凌里长更像个管事的,负责人员生产,销售,收钱。

        收到钱之后,再按照各家的贡献分出去。

        这点都是没问题的。

        可从今年开始,这个银钱的数额大了起来,正月到五月,一共挣了九百多两,扣掉交税,也剩下七百二十多两。

        再扣掉百姓们做活得的工钱,竟然还余五百两。

        按照正常作坊来说,这等于是盈利的利润,但对集体生意,那就是集体的了。

        凌里长觉得这钱扎手得很,更不知道是给百姓们分了,还是做什么好。

      ¡¡¡¡²»¹ýÖªÏØ´óÈËÔÚÕ⣬ËûÒ²¾Í°²ÐÄ£¬Ö»µÈ׿Í쾿ª¿Ú¡£

        要说凌里长没私心那是假的,可从作坊成立开始,其中账目一笔一笔都要记清楚,纪炀随时都会来查看。

        走了凌县尉,又派江历帆过来,凌里长心里再清楚不过,自然不敢随意动这么大数额的银子。

        不过凌里长心里还有小九九,他私下还跟媳妇儿说,会不会是知县大人也看中这块利润,准备收入囊中?

      ¡¡¡¡µ«ÒªÈç´Ë£¬ÆäʵҲ»¹ÐУ¬±Ï¾¹ÕâÉúÒâ¶¼ÊÇÖªÏØ´óÈËÒ»ÊÖߥ¶Þ³öÀ´¡£

        没有他,那林子里的鸟粪至今也无人问津。

        所以知县大人一来,凌里长已经把银子准备好,整整齐齐的五百两白银,看着十分诱人。

        纪炀心知凌里长的想法,却并不点破,反而道:“先不忙,不如你带我去凌家湖走一圈,如何?”

        凌家湖地方不算小,左边是民居,右边则是湖水跟一望无际的稻田。

        后面则是姜家山,现在也被喊为鸟粪山,这山前则是搭建起一排排棚子,里面堆着化肥,不时有人翻开充分发酵。

        还不时有人前来购买,棚子最前面有几个利落的妇人,她们自学了简单的计数,谁来买谁给钱,全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些买过化肥的人在棚子前出发,赶着牛车从民居跟稻田中的土路缓缓往南走,过了道路再去东土路上,顺着路往西走是去自家县城的路,往东则到常华县。

        凌里长不明白,知县的人看这些做什么?

        其实按照凌里长的想法,应该是他带着银子去衙门找知县大人,可没成想大人说他自己来。

        来了之后,就是看看凌家湖?

        纪炀笑着看着,踩着土路上:“我听闻不少来买化肥的人,都说这路实在难走?有这回事吗?”

        “那都是常华县说的,其实咱们扶江县哪哪都是这样的路,也习惯了。”凌里长不在乎道,“都是常华县的人娇气。”

        纪炀又笑,看着凌里长道:“也不是他们娇气,而是常华县道路不错,走惯了好路,是会觉得咱们这的路太烂。”

        都说到这份上了,后面的江历帆率先反应过来,而凌里长也琢磨了会:“您的意思是?”

        “修路。”

        “我的意思便是,拿剩下的钱修路。”

        “肉眼可见,以后化肥生意只会更好,晴天还好,雨天怎么走。咱们就把这路修好了,做个长长久久的买卖。”

      ¡¡¡¡ÁèÀﳤÕ𾪵ؿ´Ïò¼Í쾡£

        知县大人真的不要这钱?

        那可是五百两银子,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银子送过来。

        送到手边的钱都不要?

        平日他儿子总夸知县大人如何如何好,他现在似乎有些信了?

        五百多两银子,足够把凌家湖所有主要道路全都修缮一遍。

        说实话谁不想要漂亮整洁,到下雨天的时候不会泥泞的道路?

        而且这钱是村子里自己挣的,花到自家村里正合适。

        纪炀继续道:“修好道路,以后买卖化肥便会轻松很多,用你们村自己挣的钱慢慢建设凌家湖,岂不是更好?”

        纪炀今日过来走这一圈,便是确定这件事,指点凌里长用村里挣来的钱给村里修路。

        道路修到官道附近,以后等扶江县官道修缮好,直接连通他们凌家湖,到时候来往行走都会方便很多倍。

        不止是修路,村里破旧的房屋,湖水的清淤,甚至私塾建设,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被纪炀这么一算,凌里长忽然觉得,这五百两,似乎也没什么了?

        修个路都不止要五百两啊。

        凌里长算是发现了,每次知县大人一来,他总觉得豁然开朗,凌家湖又要迈上新台阶?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2: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