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大清第一卷王》-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齐佑念着南怀仁的身份,将那些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南怀仁走过来,笑着问道:“你认为神奇吗?”

        齐佑笑着点头,夸赞道:“神奇,先生太厉害了。”

        南怀仁微微一笑,“七阿哥,你看斗转星移,日月变幻,我们不应当只沉溺于不快乐的事情。逝去的人,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活着的人,要好好继续活下去。”

        齐佑摸着微凉的铜面,说道:“多谢先生开导。先生,我怀念他们,也想了好些其他的问题,比如,他们本不应该这么小就离开。”

        南怀仁干脆靠着滴漏坐下来,好奇地问道:“你想了哪些问题,可否与我一起分享?”

        齐佑跟着坐在了南怀仁身边,抱着双腿,下巴在膝盖上点来点去,落寞地说道:“为何他们的病会治不好?明明我们都可以观天象了,依旧连简单的疾病都束手无策。我觉着不应该只看着他们离开,哭一场,怀念几天几年就算情深意重。我不想他们白死,应当找出他们生病的原因,找到对症的药,然后治好他们。”

        六阿哥齐佑不清楚,但扬丹却是实实在在的一点小病,因为医疗条件太落后,硬生生折腾成了大病,一命呜呼。

        皇室拥有最先进最好的医疗条件,死亡率还如此高。仅仅到齐佑这里,前面已经夭折了八个兄弟,五个姐妹,可想而知普通百姓中是什么情形。

        要发展医疗,不能只单一想着提高医术,制药水平。医疗行业与其他学科发展息息相关,比如数学,生物,化学等。

        现今的情形,根本不可能实现。

        齐佑前世看到了一个科研报告,婴儿在幼年时,营养吸收不足,会限制大脑的发育。

        也就是说,穷苦人家的孩子,如果小时候缺乏营养,长大后,绝大部分智商都不高。

        科举给寒门开了一条通天之道,但真正的穷苦人家,能挤进这条道的寥寥无几,从出生时就基本注定了这辈子的命运。

        又如康熙他们,愿不愿意让底下的百姓多读书,挤进这条道。

        齐佑估计,他们愿意,但是不愿意挤进太多人。

        民智不开,有利于皇权统治。能做皇帝的,基本能看明白这点,无论哪个朝代皆如此。

        要想动摇整个统治集团的利益,齐佑仿佛看到了他化为齑粉的情形。

        粉身碎骨他不怕,有几人能两世为人,这一辈子本就是多来的。

        真正令齐佑沉默的是,如今他尚能心怀天下黎民百姓,等他享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势诱惑时,是否还能保持初心。

        南怀仁深深凝视着齐佑,感慨万千地说道:“七阿哥,你与别人都不一样。你说得对,人都太脆弱了,面对一点点小病都无能为力。看来,我不用再劝你,你远比我想得更多,看得更远。你才这么小,你是我最佩服的人,有你这个学生,我很骄傲。”

        齐佑颔首欠身,谦虚地说道:“先生过奖,我不过是瞎想罢了。说这些大话简单,但是要改变很难。先生,以后有劳您多费心,我想跟着先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南怀仁笑着说道:“你只要愿意学,我愿意将毕生所学,全部教给你。”

        齐佑再次道谢,说道:“先生,您在故乡,或者其他国家,还有朋友在来往吗?”

        南怀仁说道:“有是有,就是路途遥远,来往写信不便,也不知道信能否送达到他们手上。”

        齐佑沉吟片刻,起身抱拳施礼:“学生有劳先生,先生可否写信回去,问一问先生故乡与我一般大小的孩童,都在学习什么功课。能否将他们所学的功课课本,想法带上一些到大清来?”

        南怀仁思索了下,说道:“好,我尽量,不过估计要花上好些年。”

        信能不能送到,能不能收到回信,这都不是齐佑,甚至康熙都没办控制的事情。只是齐佑一定要去做,做过才能看到结果。

        在齐佑看来,不能只盯着统治阶级看,看他们出了多少发明以及科学成就。毕竟统治阶级属于小部分,底下百姓的状况,才能体现这个国家真正的水平。

        师夷长技以制夷,齐佑如果能拿到书,综合他后世学到的知识,静待机会,改变一下现有的课本结构。

        只着重学习四书五经,无法提高大清的实力与水平,后世已经有深刻教训。

      ¡¡¡¡Ó¢¹ú·ÅÅ£ÍÞÖÐÄܳö¸öÅ£¶Ù£¬ãóãó»ªÏÄÈ˲żüã¬Ã»µÀÀí³Ô´óÃ×Ãæ·ÛµÄ£¬»áÊ䏸³ÔÍÁ¶¹µÄ¡£

        齐佑说道:“麻烦先生了。先生,您可否教我这些浑仪,怎么看怎么用?”

        南怀仁立刻来了兴趣,撑着站起身,一件件跟齐佑讲解起来。

        师生俩在观象台呆到快傍晚才离开,齐佑回到宫里,刚洗簌完,就被康熙叫了去。

        康熙打量着齐佑,啧啧嫌弃道:“外面虽然没太阳,还是闷热得很,瞧你那脸,都红得跟那年画娃娃似的。都去做什么了,这个时辰才回来?”

        齐佑摸了摸脸,心下一动,认真说道:“汗阿玛,我与先生去了观象台。先生教了我很多天文的知识,我很喜欢。我还拜托了先生一件事,托先生找些他故乡,西洋其他国家学生上学的课本,我想知道他们究竟从小学的什么。先生为何能这般厉害,不远万里来到大清,懂得如此多的知识。”

        康熙开始还在笑,越听到后面,神色愈发凝重,一言不发端看着齐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第十五章

        打败郑经之后,康熙与朝廷看到了海贸的巨大收益,打算重新开放海禁。

        满人在马背上打天下,对海有天然的畏惧。当年皇太极过鸭绿江前去朝鲜,得靠小冰河时期,江面结了厚冰,皇太极能渡江。

        打郑经,康熙其实比对三藩的担忧还要大,启用的水师将领,全部来自前明。

        旗人将领中没人懂海战,当时他可是提着一颗心,哪怕最后取得了胜利,迄今依然心有余悸。

        对于海贸这一块,朝堂上下都有自己的顾虑,究其根本,还是对海贸的不熟悉。

        康熙明白海贸的好处,最大的顾虑,还是来自于是否会冲击到眼前的统治。

        齐佑的话,让康熙心情更加复杂,他年纪小,说出来的话道理浅显,哪怕是小孩子都能听懂,康熙岂会想不到。

        利弊利弊,端看站在谁的角度去衡量。

        站在康熙的角度去看,他为了江山社稷,更愿意与前明皇帝采取一样的做法,禁海。

        正因为江山社稷,他站在世人的肩上,不得不硬着头皮看得更远些。

        既然话说到了这里,康熙就当闲聊,笑着说道:“你的想法倒新奇。最近朝堂上在商议海禁的事情,你可知道什么叫海禁?”

        齐佑心中一动,眨巴着眼睛答道:“可是不许别的国家来大清,大清也不许去别的国家?汗阿玛,为何西洋人能来,还有附属的藩国也能来呀。朝鲜的使臣来朝贡,听说可热闹了。他们几十个人,还要在大清住很久,送些贡品来,再带着很多赏赐回去呢。”

        康熙神色一滞,朝鲜使臣团在藩国中人数最多,基本在三十个人左右。一来就住上半年,礼部呈上来的花销,户部会愁得白了头。

        “你说的有一部分对,藩国上贡,不属于海禁。像是暹罗,琉球,安南这些藩国上贡,为了方便省事,他们无需上京,福建,广西等地方官员会处理此事,贡品由当地官员收验,就地存放。”

        康熙来了兴致,给齐佑仔细解释了藩国上贡的情形。

        齐佑听到康熙说琉球幕府上书,请求派遣学生前来大清学习时,大致算了下,这时候琉球应当是德川幕府时期。

        德川幕府同样锁国,琉球这时候还臣服在大清之下。齐佑无法站在上帝的视角,说服康熙以后会如何。

        从康熙话里的犹豫中,就知道了他们最根本的不同。齐佑能得更远,只因为他开了外挂,说白了就是来自后世的知识。

        齐佑知道后世那段惨烈的历史,康熙看不到,哪怕齐佑说了,他只会当齐佑发了疯。

        既然能有这样的优势,齐佑就不客气了,马上想了下琉球的资源。至于稀土矿这种,德川幕府如今开不出来,开出来了他们也没那么傻,对于矿产资源肯定不会给,大清就是去抢来也用不上。

        用得上的,当然是稻种。

        东北那片肥沃的黑土地,因为寒冷,加上沙俄不断来骚扰,如今人烟稀少,大清多用来流放犯人用。

        北海道的纬度与东北相同,哪怕是气候与东北相近的朝鲜,前来种植稻子都没能成功。

        后来用了北海道农民培育的粳稻,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期,不断改善种植,东北的黑土地,终于成为了大粮仓。

        齐佑估计现在北海道的农民还没有培育出粳稻稻种,不过没关系,可以先将北海道的稻种引进,早点拿到东北来试种。

        从大唐时期,琉球就靠着大唐传过去的技术发展自己,到了今天依旧如此。

        没道理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会比他们脑子笨,弄不出来适合东北种植的稻种。

        齐佑天真问道:“汗阿玛,琉球是什么地方呀?他们那里与我们这里一样吗?他们吃什么呀?”

        康熙听到齐佑提到吃,噗呲笑了出来,说道:“你原来不仅爱臭美,还贪嘴,先想到的就是吃。来,我给你说说琉球。”

        齐佑趴在康熙身边,听他讲了琉球大致的情形,“他们可不能与大清相比,大清天下的饮食丰富,米面都有,他们基本上就吃米饭。”

        “那他们的米饭好吃吗?他们没有麦子,那要很多大米才能吃饱了。他们在哪里种的稻子呀?是不是稻子收成很好?”齐佑望着康熙,好奇问道。

        这一下就把康熙问得哑了口,他倒没关心这些。琉球的气候与大清差不多,有些地方炎热,有些地方寒冷,便含糊着说道:“我没吃过他们的米饭,米饭就那样,能好吃到哪里去。”

        “那当然,还是我们的饭好吃,饽饽也好吃得很。”齐佑真诚拍了康熙一记马屁,很快就话锋一转:“汗阿玛,琉球上贡的贡品里,能让他们上贡一些各地的稻子吗?不上贡的话,让琉球来的学生,从各地带一些来也行呀,我们可以去种一种,我们偶尔换下口味也好。”

        康熙愣了下,眼神一亮,摸着齐佑的脑袋笑道:“你这个小馋嘴!唔,贡品成了定例,不好随意修改。差遣学生前来读书的事情还在商议,到时候我下旨让他们带一些来。”

        齐佑脸都笑成了朵花,大声说道:“汗阿玛真好!我最喜欢汗阿玛了。汗阿玛,您再给我讲讲海禁吧。”

        康熙对于齐佑的夸赞很是受用,清了清嗓子,认真给齐佑讲起了海禁的由来与大清的打算,以及担忧。

        齐佑全神贯注听着,康熙看到他稚气未脱的小脸,跟个小老头子似的严肃,失笑道:“你又想到什么了?”

        “汗阿玛,我在想,大清的疆域那么宽广,朝廷就是不开海贸,沿海的百姓照样会偷偷与西洋人做买卖。朝廷被瞒在鼓里,就好比某个地方不上折子一样,谁知道他们私下在做什么小动作,朝廷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还不如大大方方让他们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齐佑皱起了眉头,老气横秋叹了口气,说道:“可汗阿玛的顾虑也对,我们满人不懂打海仗,对海贸不熟悉。福建广东江南一地都有海,不如我们多成立几个水师,西洋人能来,我们也下西洋去,他们不听话,我们就打他们。听话,我们就跟他们做买卖。嘿嘿,把收上来的贡品,卖给西洋人去,反正大清布匹丝绸多得很,穿都穿不完。放在那里发霉,还不如卖给西洋人。”

        藩国那点贡品的银子,康熙还不怎么看在眼里。

        最令他激动的,还是齐佑那句:如果他们听话,就与他们做买卖。如果不听话,就打他们。

        康熙只一想就感到畅快淋漓,哈哈大笑不止,连声说道:“好!好!好!”

      第十六章

        朝廷颁布了《展海令》,开放了广州泉州等港口与西洋贸易往来。同时康熙下旨琉球,允许德川幕府前来的学生来大清学习。

        齐佑很想去开放贸易的港口瞧一瞧,可惜他太小了,只能盯着自己的小短腿望天兴叹。

        入冬以后,天气太冷,齐佑每天裹得跟个熊一样。加上在太皇太后处各种奶茶,奶酪吃多了点,齐佑每天脸都红嘟嘟的,真跟年画娃娃差不多,弄得他照镜子时,自己都被自己羞到了。

        过完年即将迈入六岁大关,齐佑还是经常被大阿哥挟裹在腋下,一只手臂就把他提溜起来:“走,跟哥哥冰上蹴鞠去,你守门。”

        冬季天气实在太冷,虽说有规定,下午的骑射课,还是依据着天气的情形有所变动。

        毕竟一群皇子阿哥在大冬天骑马,迎着寒风,脸跟刀子刮一样。

        康熙面对着一群脸开始皲裂的红脸儿子们,实在是看不下去,只让他们在天气稍微暖和的时候,练习一阵拉弓射箭。

        男孩子们哪里闲得住,只要一不上课,大阿哥作为老大,就呼朋引伴去什刹海玩冰嬉,蹴鞠。

        从努尔哈赤时期就开始流行冰上蹴鞠,皇太极延续了下来。康熙遵着祖宗的传统,阿哥们出宫去疯玩,只要不惹事,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阿哥盯上了齐佑,瞧着他的腿,再瞧着他的身形,当机立断下了决断:“老七你守门,不用你跑动,就在门口一滚儿就成,保管能守住。”

        球门简陋,左右立了两根杆子,杆子上面绑着一张网。齐佑低头看着自己跟皮球差不多的身形,将身上的皮裘裹紧,系好帽带,只露出一双眼睛,慢慢蹲下来,瓮声瓮气说道:“好吧。”

        三阿哥看着齐佑,哈哈大笑。

        四阿哥也难得笑了起来,被大阿哥拖来凑数的五阿哥,没听懂他们笑什么,不过见到几个兄弟笑,他也跟着一起笑。

        齐佑看到四阿哥脸上的笑容,微微叹息了一声。六阿哥没了之后,他们在承乾宫遇到过几次,齐佑看到他强作欢笑的脸,就知道他过得不好。

        德妃自从六阿哥去了以后,经常卧病在床。四阿哥去请安,连屋都进不去,就在门外磕个头了事。

        戴佳氏私下里跟齐佑说过:“永和宫那边,接连损失了两个儿女,辛辛苦苦怀胎十月生下来的,搁谁不心痛。四阿哥养在了承乾宫名下,那边赌着一口气呢。”

        齐佑能理解德妃的想法,却不认可。四阿哥不是第一个被抱养出去的阿哥,五阿哥养在皇太后宫里,宜妃哪怕生了九阿哥,照样每天都去皇太后宫里请安,陪着五阿哥说上几句话,母子关系其乐融融。

      ¡¡¡¡ÔÙËµÑøÄ¸Æäʵ¾ÍÊǸöÃæ×ÓÇ飬°¢¸ç×ÔСÉí±ßһȺ̫¼àæÖæÖ¾«ÐÄËźò×Å£¬ÑøÄ¸Ò²Ö»Êǵ£×ŸöÃû£¬¶à¹ØÕÕ¼¸¾ä°ÕÁË¡£

        谁还不能认自己的生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6: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