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大清第一卷王》-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林义诚附和了句,感慨地说道:“下官毕生从未见到过这般的景象。下官一直在想,七爷先前临时多加了几句,允许他们种果树,种菜,七爷可是又有新的想法?”

        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对眼下的情形却不适用。如今他们有地耕种,待稳定之后,下一步得考虑人口增加的问题。在土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就只有提高粮食产量一条路。

        顺义乃是千年的粮仓,相当于北方的小江南,能产水稻小麦,齐佑希望在这里做成一个粮食基地。

        像是倭国的北海道一样,他们的农民在研究北海道稻种,大清的农民也能在顺义研究。

        琉球的留学生,双方修书往来,一来一回路上就得花上大半年近一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到大清。

        毕竟他们被倭国逼着上贡称臣,希望他们能弄到倭国的种子带到大清时,齐佑在顺义也有些经验了。到时,带上些顺义的种地能手,再去到东北那片黑土地慢慢研究。

        齐佑吃了两口茶,放下茶碗,坦白地说道:“只是一个设想。早在很久以前,就有果树嫁接术,他们脑子中有灵活的,种几颗果树,能琢磨出嫁接之术,结出优良的果子,拿出去才能卖个好价钱。京城贵人家有果园,菜园,普通寻常的果子,他们看不上,寻常人家又吃不起,卖不了几个价钱。始终还是粮食重要,拿上好的庄稼地去栽种果树,种蔬菜种花,能不能赚到银子还两说。果树这些不能马上见到收成,拿地去种了果树,吃穿生计又得陷入困境。在能吃饱饭的情形下,再去赚几个零花嚼用,才是正理,不能本末倒置。

        林义诚前后一想,想到吃草根树皮的荒年,心有戚戚然,说道:“七爷所言极是,庄稼人,就得安心种粮食。今儿个真是顺当,只盼着接下来之后,也能这般顺当才好,早些将冬小麦种下去。”

        “不可能。”齐佑干脆直接打消了他的幻想,说道:“今天有好些别的庄子包衣奴才前来看热闹,你们在忙,没有听到他们的说话。我却听了一些。其他庄子的农具,不像是皇庄这边。他们有些庄子的犁早就卷了口,都快成片破铁片了,还缺耕牛。再加上昨天我说的过冬问题,你们可曾想到了法子?”

        林义诚与夏师爷对视一眼,苦着脸说道:“七爷,下官勉强想到了两个法子。一是下官的干爹,手上还有几个银子,下官打算厚着脸皮,去求他一二,让他拿出几个银子出来,就当是做善事了。下官不敢隐瞒,干爹见到七爷在顺义的动作,他成日睡不大安稳,只怕有一天马场也有变动。”

        马场属于上泗院,齐佑还没空去管,在他以后的打算里,准备将马场改成养牛场。

        耕牛紧缺,连皇室都严令吃牛肉。康熙出行的仪仗用马,不需要这么大的马场。

        若是不够,他就减低些仪仗规格。反正康熙是亲爹,坑起来齐佑同样不手软。

        对于林义诚干爹能出点血,他当然乐见其成,只抬了抬眉毛,未置可否,“你继续。”

        林义诚干干一笑,偷瞄了眼齐佑,“嘿嘿,七爷,这第二嘛,还是得请七爷帮忙。”

        齐佑笑了起来,说道:“你且尽管说。”

        林义诚鼓起了勇气,说道:“七爷,下官想请您前去镇着场子,贵人们跟着家中的管事亲自来,也是见着了七爷在顺义,想来一探究竟。下官入不了贵人们的眼,说不上话。”

        齐佑笑道:“你能想到这些,倒是认真动过脑子。不要怕丢脸欠人情,能拿脸面去换到人情,说明你这个人还有可取之处,能欠到就很厉害。不过,你以后还是得想更细些,比如你要求我帮忙,总得要想好我要如何帮。我总不可能随便下令,说几句话,就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银子出来做善事。”

        林义诚汗颜,夏师爷不知不觉跟着站起了身,一起恭敬虚心聆听,不断应是。

        不止是林义诚,包括夏师爷在内,齐佑来了顺义后的一系列动作,早已令他们忘记了他的年纪,不知不觉中对他依赖,信服,仰视。

        跟在齐佑身边这些时日,他们无论从品性,心胸,眼界,做事方式,学到的东西,足够他们受用一辈子。

        齐佑开始早有打算,贵人们来到顺义,舟车劳顿,他这个康熙口中的“顺义王”,怎能不出面招待一二。

        在这里拥有庄园的,大多都是觉罗氏,说起来都是自己的族人长辈。

        齐佑微笑,说道:“我准备置办酒席,请他们来吃顿酒。家宴而已,到时候你们也一起前来作陪。”

        林义诚松了口气,说不出的佩服。

        在他起初的想法中,齐佑前来顺义时,态度极为强硬。再加上他是阿哥,得了康熙在背后帮助,只需要在中间周旋几句,那些贵人们哪怕再不情愿,也得捏着鼻子拿出些银子来。

        听到齐佑的安排,林义诚顿时心悦诚服。齐佑软中有硬,家宴不同于其他宴请,多了几分亲近随和。作为长辈,总不好为难他这个皇子晚辈。

        从第二天起,林义诚与夏师爷去了别的庄子,帮着与包衣奴才签订合同,齐佑前去官道等着。

        京城每来一队车马,他马上迎上前请安寒暄,周到有礼,令来人都倍感有面子。前面对他的那点儿不满与抵触,不知不觉就少了几分。

        从京城陆陆续续前来有镇国公,简亲王等人,甚至连裕亲王福全都来了。

        福全骑马快,一大早出发,骑到顺义是还不到用午饭的时辰。

        齐佑接到这个亲伯父快到的消息时,着实惊讶了下。福全的田产虽有上万亩,不过在顺义却没有庄子。

        齐佑来不及细想,赶紧前去官道处迎接,一见到福全骑马奔来,上前请了安,扬声叫道:“二伯父!”

        福全从马上跳下来,仔细打量着齐佑,哈哈大笑道:“七阿哥比过年时,高了黑了。皇上赏了我几匹马,让我来挑亲自挑选,我便顺道来看看你。听说你忙得很,没有打扰到你吧?”

        齐佑忙笑着道:“二伯父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有打扰。”

        康熙赏福全马,哪用得他亲自来挑选。只怕是得了康熙的旨意,来看齐佑是真。而福全田产多,也正好来探探顺义庄子的变动。

        齐佑心怀坦荡,没有见不得人的地方。想到福全有银子得很,齐佑不由得笑弯了眼。

        当即就不由分说,热情洋溢地将他往庄子里迎:“二伯,庄子的主院恰好空着,您既然来了,正好留给您住,不然汗阿玛该责备我不懂事了。”

        福全爽朗笑道:“好,我正好歇上一歇。咦,你是坐马车而来?”他瞄了眼齐佑的左腿,改口道:“这般好的天气,不如随我一同骑马回去。来,你随我共骑一乘。”

        齐佑笑着道:“二伯父,您给我一匹马就好,我自己能骑。”

        福全只听说齐佑读书上极有天分,聪慧至极,也知道他会骑马,只没亲眼见过。犹豫了下,还是让护卫给了他一匹马。

        齐佑走到马的右边,拉住缰绳,灵活地踩着马镫上了马,冲着福全展颜一笑:“二伯父,走吧,我在前面给您领路。”

        福全神色复杂,看到他上马的姿势,以及坐在马上自在潇洒的模样,眼里闪过赞赏,笑着跟了上前。

        回到庄子,安排好福全住下,用过午饭歇息之后,齐佑回了院子。

        得高忙了两天,总算与尼满与赵修一起,将达春所有的赃物清点完毕,已经贴好封条,准备明日一早,就启程运回内务府入库。

        齐佑听着得高仔细回禀,“尼满与他带来的人一起盘点,赵修做惯了文书工作,记得很是快。尼满这边报上一件物品,赵修跟着唱一声,核对无误后,再记了下来。奴才在旁边看着,并无任何遗漏差错。”

        思索了会,齐佑问道:“平时呢,他们两人可有来往?”

        得高仔细回想,说道:“倒没有什么来往,见面时互相打了招呼,歇息用饭的时候,两人在一起吃茶说说闲话。奴才听了一些,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比如骂几句达春。爷,他们说想要来给爷回禀,请爷看具体的账目。”

        齐佑沉吟着,点头说道:“去把他们叫进来吧。”

        得高出去,领着尼满与赵修进了书房。尼满递上账目,恭敬地说道:“这几日有劳得高帮忙,七爷处处关照,我们才能这般快。七爷,这是账目,请您查看。若有不妥当之处,我们马上去核实,修正。”

        齐佑笑着说了声辛苦,扫了眼账册,赞道:“赵书吏的账目做得真好。”

        赵修忙谦虚地道:“七爷才是厉害,小的这点本事,不敢在七爷面前班门弄斧。”

        齐佑随意翻动着账册,惊叹道:“还真是贪得无厌啊,居然贪了如此多的银子。走吧,带我去瞧瞧。”

        尼满愣了下,脸色微变,下意识看了赵修一眼,问道:“七爷要如何瞧?”

        齐佑微笑着说道:“当然是揭开封条,金银用戥子重新称过,其他的珠宝花瓶,一件件核对。恰好二伯父裕亲王也在,正好请他一起,看看这些刁奴,胆子究竟有多大!”

        作者有话说:

        注:看了下资料,当年十四在宁远州的田产,就有三万九千多亩。康熙给齐佑三千亩的皇庄,这个数字是我编的,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对于康熙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第三十八章

        尼满与赵修两人神色变幻不停, 齐佑态度温和,微笑着安慰他们道:“对不住了,你们辛苦一下,都怪我实在是没想到, 达春竟然这般贪婪。我第一次看到抄家, 定要见识一下达春的宝贝。”

        得高一脸懵, 照着齐佑的吩咐, 跑去将福全请了来。桂和则骑着快马,去把在别的庄子忙碌的林义诚, 揪上马飞奔回了皇庄, 留下夏师爷暂时顶着。

        林义诚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一路喘着粗气飞奔回来,进了偏院院子,看到庭院的空地上,整整齐齐码着贴上封条的箱笼。

        院子前面, 摆着桌椅案几, 裕亲王福全坐在上首,与齐佑笑着在说话。尼满与赵修两人面无表情坐在下首。

        林义诚被眼前的阵仗吓了一跳, 愣了下,上前请安见礼。

        齐佑笑着说道:“二伯, 林县令回来了,我们开始吧。唉,这达春实在是可恶, 您来了,正好替汗阿玛看一下。”

        福全呵呵笑着说好, 他其实也一头雾水。听到齐佑夸赞赵修账目做得不错, 与尼满辛苦了几天清点出了赃物, 得高在旁边看着归置装箱,贴上了封条。

        照理说不会出岔子,哪怕是趁着有人晃了眼,一下没看住,少了那么点东西,也是常事。水至清则无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福全知道齐佑不会没事找事,再看尼满与赵修两人的神色,岂能看不出他们的紧张。

        这一来,福全就更纳闷儿了,同时颇为期待,想看看齐佑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齐佑吩咐道:“得高,尼满,赵修,既然是你们三人一起清点的,还是由你们三人去一同打开吧。林县令,你在旁边拿着账目核对,桂和,你去搭把手,帮着称一下金银。”

        林义诚从齐佑手上接过账目看到达春的家产,对比着自己的俸禄,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尼满与赵修见得高在等着他们,只得硬着头皮走上前,强自稳住阵脚,三人一起打开了箱笼的封条。

        桂和递上戥子,看着三人一起称金银。福全好奇不已,伸长脖子看得目不转睛。

        得高看着戥子,吆喝着数字,桂和在旁边帮着相加。

        林义诚则看着手上的账目,再狐疑打量着尼满与赵修,见两人面若死灰,愣愣说道:“不对啊,账目上记着银子两千一百两,桂和加起来的数却是两千七百两。金子共一百七十九两,而不是一百一十六两。桂和,你再算一遍。”

        桂和跟在齐佑身边,这点算学自是不在话下,再次拨动着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加了一遍,肯定地说道:“林大人,我没有算错。”

        听到实际与登记金额有出入,林义诚仔细一琢磨,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福全同样看出了猫腻,脸色不由得难看起来。

        达春贪腐的这点金银,他还不放在眼里。他生气的是,这群狗奴才,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敢伸手,胆子忒大了点!

        赵修吞了口口水,双腿簌簌发抖,强撑着辩解道:“王爷,七爷,都是小的没写清楚,数额出了差错,小的这就改。”

        尼满躬腰低头,看不清脸上的情绪,面前的青石地面上,汗水滴下来,湿开一片。

        齐佑神色淡淡,哦了声,不置可否,对得高吩咐道:“继续。”

        福全看了眼齐佑,黑着脸唤来随从,说道:“你们也上去帮忙,看看究竟还有哪些数额出了差错。”

        尼满想到来时路上,见到包衣奴才们在齐佑面前的表现,心里万念俱灰。都怪他一时财迷了眼,猪油蒙了心。

        知道这次死定了,跪下来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连求饶都发不出声。

        赵修也撑不住了,噗通跪在地上,一个劲求饶:“王爷,七爷饶命,尼满大人告诉小的,分一成给小的。都怪小的鬼迷心窍,起了贪恋,王爷七爷饶命啊!”

        福全看着两人,冷哼一声,刚想开口,下意识先看了眼齐佑。

        齐佑面色寻常,似乎见怪不怪,福全赶紧打住了,一言不发。心里却猫抓猫挠一样,想要知道齐佑从何处看出了不对劲。

        清点赃物,在得高的眼皮子底下,当场拿走一些,或者藏起来,风险太大。

        能动手脚的,就是账目文书,即原始数据。

        齐佑以前看过书吏这个行当的一些资料,他们常与与差役同流合污,坑壑一气,在文书上动手脚,捞银子。

        越底下的人,对上面那一套看得越清楚。赃罚库那点德性,他们更是门清。抄家这么好的肥差,岂能不沾手。

        齐佑开始时也不能确定,就故意随口提了句想要瞧瞧。尼满与赵修毕竟心虚,当时就不自然了。齐佑再一想得高的话,很快就知道何处有问题。

        一个唱数额,一个应和一声,两个数字得高见对得上,就不会多加注意。

        若是得高当场发现了两千一百两与两千七百两之间的错误,赵修还可以胡乱推脱,说是听岔了,或者一时手误写错了。

        等到银子运回赃罚库,当然是按照账目上记录的入库,尼满轻巧就能将多出来的六百两拿走。

        赵修担着大风险,只能拿到一成的银子。剩下的九成,肯定不会全部落入尼满的口袋。

        贪腐从来就是自上而下,一起贪。大官大贪,小官小捞,互相包庇掩饰。

        所以每次查贪腐,都阻力重重。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查就是一堆。

        毫不意外,查到最后,又查出了几处差错,比如金簪银钗的数目,账目与实际对不上。

        齐佑看向福全,迟疑着说道:“二伯,您看.....”

        福全脸色难看起来,叹了口气,挥挥手,说道:“把他们带下去吧,尼满带回京城送审,至于赵修,则交给林县令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