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胳膊怎么了?怎么一股药味?是哪里受伤了吗?”闺女抱着的自己的时候,黄从云突然闻到了药味,有些紧张地问道。
程荔月赶紧安慰道:“没有受伤,是前两天不知道碰到了什么,胳膊上起了疹子,裴哥哥才给我药膏抹上,然后过了一夜疹子大半就消失了,今天又早上哥哥又给我抹了一点,所以这会儿闻着味道有些大。”
黄从云是得看看才放心的,她道:“袖套拿下来我看看你胳膊,要是还有疹子的话咱们一会儿就去医院。”
程荔月无奈,只得把袖套拿下去,让她妈看完好放心。
裴立戎给用的那个药膏就是孟大夫以前给的,很小一个小罐子了,祖传秘方,效果非常好,这会儿程荔月的胳膊上除了有一些药味外,干干净净的,一个疹子都没有了。
黄从云这才放心,想着下次闺女再去学农,还得去药店看看有么有能带的药,不然这回是不知道碰到了什么起了疹子,下次万一就被虫子叮咬了怎么办?这回也是他们没有想到这回事,幸亏有立戎那孩子在。
而裴立戎这会儿正在家里跟叔叔婶婶说起上午遇到了孟爷爷的事情。
苏万玉和裴景南早就知道孟叔会这几天就被下放到这来,但是具体哪天还不清楚,没想到这会儿倒是从立戎这知道了消息。
他们这才终于放下了心。既然立戎能在齐家村看到孟叔,就证明孟叔的确安安全全地到这了,以后有他们的照看,生活也好过一点。
苏万玉心情有些高兴地道:“这事你不用担心,你孟爷爷那里,等他安定下来之后,我们会去给送东西的。”
裴立戎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会儿他是不能贸然过去的,不然会给孟爷爷添麻烦,不过他想着或许可以等到虎子去那边的时候,自己也跟着去一趟,这样也能看看孟爷爷。
而且他还想着,等孟爷爷那边情况好了之后,就可以给妹妹看病了,这事裴立戎已经记在心里很久了。妹妹身体一直都有些不好,经常生病,要是有孟爷爷出马,妹妹的身体肯定是可以调理好的。
程家,中午吃完之后,夫妻俩就让闺女赶紧去屋里休息了,闺女虽然不认床,但是在陌生的地方,肯定是没有家里睡得好的,这会儿去学农学了一个星期,就算是只干了一些简单的活,但是天天都要顶着太阳出去,肯定是累的,夫妻俩还想着要不要跟学校那边请两天假,让闺女在家多休息两天呢,反正这会儿学农完了,也不会拦着不让请假了。
程荔月吃完饭睡到下午四点多才醒,醒来之后就出去找小橘玩了,她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见到小橘了,这会儿对小橘很亲热,也不嫌弃小橘重了,把小橘抱在怀里去隔壁找哥哥玩。
裴立戎看着妹妹抱着小橘过来,皱了一下眉,小橘现在越来越重了,妹妹抱着一看就很吃力,他很快从妹妹怀里把小橘接了过来,抱在自己怀里。
小橘倒是很听话,丝毫不介意自己被从小主人怀里抱走,当然也是它懒得动。
程荔月也没有阻拦,小橘的确是太胖了,她只是把小橘从家里抱到这边走了几步路,胳膊就有些酸了,这会儿哥哥抱走了也正好了。
“哥哥,你的药膏。”程荔月是在中午妈妈问她胳膊上的药味才想起来那药膏还在自己这的,所以这会儿一觉醒来,就想着把药膏送过来了,不然再放一段时间,她可能就要把这事给忘了。
“不用,你留着吧,我用不到这个,留着也会浪费的。”裴立戎觉得这药膏放在自己这也没用,他身体很好,跟着叔叔婶婶来这边两年了,也没有生过病,带过来的不少药,都一直封在箱子里没有拿出来,这药膏更是连打开都没打开过,根本用不上。
既然这样,还不如送给妹妹用呢,妹妹身体娇弱,药膏给妹妹肯定用得着。不过裴立戎还是更愿意妹妹永远都用不到这个药膏的,前天他看着妹妹胳膊上的疹子,差一点就要背着妹妹去看病了。
程荔月她听了,倒也没有非要把这个药膏还回去,她不喜欢把东西推来推去的。这会儿既然哥哥不要,那先放在她这边也行,等到哥哥要用的时候,她再拿出来给哥哥。
“这个给你,可以擦脸的。”裴立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婴儿拳头般大小的小瓷罐,递了过去。
程荔月看着这个小瓷罐,有些好奇,难道也是药膏,“这是什么?药膏吗?”
“不是,是面霜。”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裴立戎有些害羞,这还是他特意问婶婶要的,之前就听婶婶说这种面霜擦在脸上,太阳怎么晒也不会晒黑晒伤。
这几天虽然妹妹每天都带着头巾还有帽子,但是因为怕闷,并没有把脸全都罩住,还是有一部分暴露在太阳下的。而妹妹皮肤又娇嫩,他看着妹妹的脸颊一直都是红着的,他就觉得应该是晒伤了的,一回家就问婶婶要了这个面霜来。
程荔月她还没有见过这种面霜呢,之前她用的都是在百货大楼买的雪花膏,只不过她觉得在夏天用有些腻,经常会忘记涂,小瓷罐里的面霜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她有些好奇,这些东西对于女孩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裴立戎看着妹妹的眼睛,就知道妹妹应该是喜欢的,他把小瓷罐上的盖子打开,用干净的指腹弄了一点,然后慢慢抹到妹妹的脸颊上,动作很轻很轻,生怕一用力,妹妹的脸蛋就被戳破了。
程荔月只觉得有些痒,她最怕痒了,嘴里小声催促着:“哥哥你快一点。”
裴立戎还以为自己把妹妹弄疼了,动作就快了一些,争取快点抹完,只不过动作还是很轻,一点都不敢用力。
抹完了之后,程荔月觉得脸上很清爽也很舒服,跟她用的雪花霜感觉一点都不一样,她有些喜欢。
裴立戎看到妹妹喜欢,就道:“我下次让孙姨帮忙寄几罐子过来,婶婶每次用完了,都是让孙姨帮忙去买寄过来的。”
程荔月她点了点头,不过却道:“我有零花钱,用我的零花钱买。”
裴立戎笑着把妹妹头上几缕翘着的头发压下去,他这会儿还在想,妹妹肯定是刚睡醒就跑出来了,“那等买到了,你再给钱。”
他的零花钱有好几份,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有爷爷,都怕他缺钱,没少给他零花钱,但是他平常除了偶尔会去买一些感兴趣的零件组装着玩,平常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这会儿只想给妹妹花钱,送妹妹东西,不想让妹妹给钱,哥哥给妹妹买东西,为什么要收钱呢?他决定到时候“赖账”。
程荔月对哥哥的话不疑有他,她很信任裴立戎这个哥哥。
因为下午睡了四个多小时,程荔月一点都不困,难得有兴趣跟哥哥一起学着组装那些看不懂的东西,照着图纸来,有着哥哥一步步的纠正,她觉得自己好像也不是那么无可救药的,你看这不就差点要组装完成了吗?
他们组装的是电子管收音机,这种收音机的音质比之前组装的半导体收音机音质要好上很多,裴立戎原本想的就是组装完了之后送给妹妹的,之前他送给妹妹的那一个,他觉得时间久了音质已经不太好了,虽然外行人听不出来的,但是裴立戎想给妹妹最好的。
裴立戎是会熬夜的,有的时候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会连夜研究完。但是他不想要妹妹也跟着他一起熬夜,所以才到八点半,就把妹妹连哄带劝送回去了,想让妹妹早点睡觉。
程荔月她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困,但是看着哥哥和还有爸爸妈妈都觉得她该睡了的表情,她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去睡吧,不然这会儿他们就差把她直接被抱上床去了。
虽然刚刚说着不困,但是一到床上,程荔月还是很快就有了睡意,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闺女睡着了,夫妻俩却没有完全放心,他们夜里轮流去闺女屋里去摸额头测体温,隔一会儿去一次,生怕闺女夜里发烧。
闺女在那边过了好几天,天天学农,这精神肯定是紧绷着,而这会儿回来终于能放松了,可他们就怕这一紧一松之间,闺女的身体受不了,夜里会突然发烧,所以这会儿恨不得一整夜都盯着。
夫妻俩也果然没有猜错,虽然夜里闺女一直没有发烧的迹象,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吃完饭之后,这精神就有些提不起来了。
黄从云和程金华一看,就知道闺女这是不舒服了,立马骑车带着闺女去了医院。
幸亏发现得早,这才是低烧,医生给打了一针又开了一包试剂让带回去冲着喝,不过好在这次不严重,不用住院,夫妻俩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程荔月躺在床上,枕边放着他们昨天晚上组装好的收音机,有些生无可恋,她没有想到自己学农回来的第一天,就在床上度过,而且还打了针,这跟她想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
而黄从云和程金华因为闺女的这次生病,想着这会儿那位孟大夫已经到这边了,他们得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带着闺女去找孟大夫看病试试。
程金华他决定等星期天就去齐家村那边一趟,看看孟大夫的情况。
第50章 调养身体
齐家村那边。孟大夫他们在到了村里之后,发现住的地方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得多,虽然屋子看着简陋了一点。但是修一修也能遮风挡雨,比起住牛棚好多了。
他们住的房子四周都是荒地,这也是这个房子为什么会荒着没人住的原因了,太偏僻了。孟大夫在得到了这边大队长的允许之后,就跟着韩教授还有其他几个人一起把房子修了修。看着好歹也像样了。
在房子里简单地休息了一天之后。 第二天他们才被大队长叫去开始劳动改造。不过大约是看他们这一行人年纪都大了的缘故。倒是也没有分那种青壮年才能做的累活让他们做,最后是安排他们去跟着掰玉米、打猪草的。
大队长安排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平常也没有人揪着他们要批判,孟大夫他们甚至觉得这样的日子还算安逸。比起之前实在是好过了不少。
只不过这会儿他们的生活条件还是算不得好的,因为当时来的时候。他们身上带的东西几乎都被收走了,他们可以说是只穿了一身衣服过来的,手里什么都没有。
而这边村里的人也没有富裕的,他们还是要来劳动改造的人,就更不可能花钱给他们买那些生活用品了。不过孟大夫他们也不介意。这样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大队长没有揪着他们天天去开批判大会就已经很让他们满足了。
也幸亏这会儿是夏天。他们就算什么都没有也不怕。夜里不冷。只穿着一身单衣也可以过得下去,只不过生活有些不便而已。他们想着等到了后面天冷下来之后,看看能不能跟大队长商量借一些村里人不要的被子用一下。
程金华星期天假装来替大姐送东西给齐奶奶家,顺便去看了看孟大夫的情况。只不过去的时候是白天,也没办法送东西过去,只能先按捺住心思,去了齐奶奶家。
带闺女来找孟大夫调养身体是个长期的事情,这事就算瞒得了这边的村里人,也瞒不了齐奶奶一家,毕竟程金华他们在齐家村也就认识了齐奶奶他们了,要是常来,可不得拿他们当借口吗?
所以程金华也没有瞒着,直接就跟齐奶奶他们说了自己的来意。
“这事我也不想瞒着您,其实我是为了村里面前两天那几个被下放改造的人来的,他们中间有一个人姓孟,是个老中医,擅长调养身体。您也知道,我那闺女从小就体弱多病,我们又只有这么一个闺女,肯定是想她身体能好好的。
原本运动还没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盘算着要去找孟大夫看病了,但是后面的事情你们也清楚,运动开始之后,根本没办法去。还是前两天,我们打听到孟大夫下放到您这了,才想着过来问问您,看看有没有办法接触孟大夫,好让他到时候帮忙看病。”
因为上次学农的时候,黄姥姥实在给他们家送来了不少东西,他们家那几天可以说是这一年里吃得最好的时候了。再加上程金华他又是虎子的姨夫,这事要是能帮,齐奶奶肯定是愿意帮的。
只不过这会儿她也不清楚情况,不知道能不能去找那个叫孟大夫的看病,想了想就道:“我带你去找柱子吧,就是我们这的大队长,你放心,都是一家人,这事就算不成,他也肯定不会说出去。”
有着齐奶奶领路,程金华顺利地见到了大队长。
大队长是虎子的堂叔,而程金华又是虎子的姨夫,这人又是婶娘领过来的,大队长考虑了一番,这事不大好办,毕竟那人身份不对,但也没有拒绝,他道:“行,你等我想想办法,这会儿人才送来改造,我肯定不能一下子就让他给你们看病的,等过段时间我看看情况,到时候通知你们。”
程金华他来的时候也是带了东西的,这会儿直接把东西给了大队长道:“这事还要麻烦您多费心了,这些也是我的一番心意,您可别拒绝了。”
程金华带的是一兜子鸡蛋和一斤肉,这两样东西在乡下可是硬通货,没有人不稀罕的,这会儿大队长见程金华话说得恳切,而且两家算起来也算是亲戚,最后也就没有多推辞,收下了。
在大队长长收下东西只会,程金华就走了,并没有再去看孟大夫,毕竟人多眼杂的,不方便去。但他清楚,既然这会儿自己跟大队长说要找孟大夫看病,大队长肯定私底下会多看顾孟大夫一下的,孟大夫那边应该是暂时不用担心了。
一开始大队长还在想这事该怎么办才好,但是还不到一个星期,事情就出现了转机。
孟大夫救了一个小孩。原本那个小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就突然休克了,送到村卫生室,卫生室里的大夫看着小孩已经变得青紫的脸,也无能为力,而送县医院也来不及了,所以很快就宣布让父母回去准备后事了。
这个时候孟大夫正好是经过了卫生室,或者也可以说是孟大夫在听说村里有小孩休克了之后,特意赶来的,他听着路上的人描述,很快断定那个小孩子的情况很危急,作为一个大夫他无法视而不见。
一开始孩子父母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抱着万一这人真的有能耐的想法让孟大夫试了,而孟大夫在来之前根据路人描述心里也早就有了一些推断,这会儿看到孩子的情况把了脉之后,就更是有了解决方案。
因为手里没有金针,孟大夫用了绣花针先凑活,扎住了孩子的几个穴道,可以再拖延一会儿,然后就让孩子父母去村后山上找了一些常见的草药给孩子喝下,之后没一会儿孩子就转醒了。
这对父母就这一个孩子,几代单传,看到孩子醒了,也不管孟大夫这会儿黑五类的身份了,对孟大夫那简直是千恩万谢的。
之后看孟大夫那缺衣少食的,更是给孟大夫送去了两件衣服和一床被子,还有几斤红薯,可以说是把孟大夫当成救命恩人看待了。
因着这家人在村里辈分高,齐家村又一向看重辈分,这会儿就算看到他们跟孟大夫这些人劳改的坏分子走得近,也都没有敢说什么闲话或者是扣帽子的,毕竟这孟大夫可是救了人家唯一的儿子的。再加上大队长也没有说什么,村里的人就更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而有的人家想着,连差点死了的小孩这人都能救活,其他的病肯定也是能看的了,便想着能不能去找孟大夫看病,反正也不要钱,比他们去卫生室还有县里的医院合算多了。
不过他们也怕被人说闲话,毕竟孟大夫也没有救他们家的小孩,他们这主动去和孟大夫接触总归是有些不好,这可是来改造的黑五类、坏分子,所以他们就偷偷晚上过来,让孟大夫帮忙看看。
孟大夫当然是愿意跟村里人打好关系的,也没有说什么,就给人看了看。这村里人其实大部分身上都有些小病小痛的,只不过平时心疼钱,都是能忍就忍的,不舍得去卫生室或者医院看。这会儿也是因为孟大夫不要钱,他们才会找孟大夫的,而孟大夫也清楚这一点,他给村里人开的药大多都是山上能找到的药材,不用他们花钱。
至于那些大病,孟大夫有的就算能治,也手边也没有趁手的银针,更没有那些药材,也就跟来看病的人直说了,人家倒也没有为难。
一开始村里人还是偷偷趁着晚上过来的,但是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没多久村里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这来劳动改造的人里面有一个会治病了,大病小病都会看一点,而且还不收钱,于是也不管孟大夫这个黑五类的身份了,一窝蜂下工之后都来了,也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了,毕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那些小病小痛的,谁想忍着?
而大队长见状,干脆就顺其自然,趁着这个机会不让孟大夫参加劳动了,直接让他每天负责给村里人看病,而分到的那间房子,也就成了临时看病的场所了。
至于要是公社那边有人来问,大队长也有话说,不是说让这些人来接受他们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进行劳动改造吗?现在一分钱都不给,让孟大夫免费给村里人看病,为他们这些贫下中农服务,这不就是改造吗?
因为孟大夫开始替村里人看病,跟孟大夫住在一起的韩教授他们处境也有了些好转。虽说孟大夫替村里人看病不要钱,但是有不少村里人来看病的时候,都是会捎一点东西过来的,有的时候是一把红薯干,有的时候是一碟咸菜,还有的会送几把自留地里种的菜。
比起一开始刚来的时候,孟大夫还有韩教授他们的脸色的确红润了不少。韩教授他们因为不会医术,这会儿还是在继续参加生产劳动改造的,但是村里人因为孟大夫的缘故对他们客气了很多,他们的处境也好了不少。
因为屋里的东西多了,不那么空旷了,这会儿孟大夫才敢把前些日子公社主任送过来的东西拿出来用,那些都是裴家夫妻俩托公社主任在夜里偷偷送来的,只不过因为屋子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太显眼了,孟大夫才一直都把那些东【创建和谐家园】起来,不敢摆在明面上。
他前天也收到了一个好消息,苏万玉和裴景南夫妻俩托人给他带口信,说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他以前惯用的银针还有一些其他的家伙什悄悄送过来。
说实话,这可比给他私底下送吃的用的要让他惊喜多了,虽然这段时间他经常用绣花针对付一下,但是绣花针跟银针还是不同的,人体的穴道更是不能乱扎的,他用绣花针的时候都是再三斟酌情况才敢下手。
有了银针,他能治的病就更多了,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会儿孟大夫就是这个感觉了,银针在手,心都安定了不少。
因为孟大夫的医术的确高明,再加上因为他现在下乡改造的身份,看病也不收钱,这来找他看病的人就更多了,人这么多也瞒不住,很快就连外村的人都过来了。
只要看病不收钱,他们管孟大夫是什么身份?反正都已经有那么多人找他看病了,多他们也不多,自然就不怕被人说闲话了。
这事公社那边也是知道的,但是有着公社主任在里面周旋,还有大队长那一番解释,公社书记觉得这样做也不错,像孟大夫现在这样,一整天都在为社员也就是各个大队的人看病,一分钱工资都没有,这的确算是劳动改造,而且还是为人民服务了,正好端正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不然让孟大夫去下地干活,他这么大年纪了,力气也没有年轻人大,能干什么活?给大队里赚多少工分?还不如让他给人看病了,这样还能多做一些贡献,为社员们省一点去医院看病的钱。
因为公社书记那边都不管这事了,大队长也就敢放开手了,还给孟大夫那边弄来了不少药材,当然这里面是有裴家夫妻俩的手笔的,不然大队长他也接触不到这一块。
自此孟大夫可以说是在这边安定下来了,每天的日常就是给人看病,不看病的时候研制药材。
大队长怕周围大队有眼红的向更上面举报,于是就先下手为强,开始对外宣传他们生产队把人改造地多好多好,思想觉悟提高了很多,无怨无悔地为村里社员提供看病的服务,一分工资都没有,这不叫改造什么叫改造?他们这才是贯彻落实上面说的“让这些人接受他们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你看现在不就是把人教育的很好?完完全全为人民服务呢,思想多么端正!
而这个时候,程金华和黄从云夫妻俩也终于能带着闺女过来看病了。这会儿周围邻村的人来找孟大夫看病的实在不少,他们一家过来倒也不显得多么特殊,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们。
而裴家夫妻俩因为在京城那边就跟孟叔认识,再加上这会儿裴景南又是副厂长,人多眼杂,并不好大张旗鼓地去看望孟叔。
这会儿正好程金华和黄从云要带着闺女去找孟大夫看病调养身体,这也不是一个一朝一夕的功夫,以后肯定是要经常过去的。
立戎这孩子就是公认地跟妹妹关系好,平常两个孩子都是形影不离的,这会儿月月去看病,立戎跟着一起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人会觉得中间有什么。
苏万玉和裴景南他们便将要给孟叔的东西放到立戎的书包里,让他在陪着妹妹看病的时候偷偷交给孟叔,这也是一个稳妥的途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