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六零省城家庭娇宠独生女[年代]》-第10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最受看好的徒弟没了,只剩下了两个狼心狗肺的,而他也一把年纪了,想再找一个传人也难,孟大夫觉得自己也不必把这些方子继续守着了,比起带进棺材里,还不如就用来救人了,一个方子换来韩教授他们以后的安稳生活,挺值得的。

        京城那边的闵大夫他动作很快,在收到了回信之后,立马就开始动作了,没半个月孟大夫的事情就有了结果,在了解到了孟大夫高超的医术水平后,上面有关部门很快就为孟大夫【创建和谐家园】,特批孟大夫可以回京了。

        而就在这半个月里,孟大夫也和大队长商量好了,用那个黑药膏的药方子,换大队长帮忙照看韩教授他们几位老人,等药膏作坊建成之后,韩教授他们几个人就留在作坊这边干一些轻活,比如晾晒药材,不用再去地里上工了。

        倒不是大队长不厚道,得了这样大的好处还非让几位老人去干活,这也是因为上面还有公社还有革委会呢,有时候还会下来巡查,在这种情况下,大队长肯定不可能让几个老人什么活都不做,太招眼了。

        到时候万一被哪个心思阴暗地捏造各种罪名举报,说几位老人下放改造什么活都不用干,过得比根正苗红的贫农还舒坦,是来享受来的,这样一来,不止几位老人会被带走到其它地方改造,他这个大队长也得吃挂落,是以最后大队长才和孟大夫商量让韩教授他们五个老人每天就负责简单晾晒一下药材,这样也算是干活改造了,别人也没发生说嘴去。

        至于村里的人,他们在知道大队长要建那个膏药作坊,以后膏药卖出去了大家都能分钱了之后,对孟大夫这个提供药方子的人别提多感谢了,哪里还会在意韩教授他们几人干活轻重的问题?

        毕竟大队长可是暗示他们了,就是因为孟大夫看重同屋的几位老人,为了他们才把药方子拿出来了,要不是因为这样,他们哪里能得到人家的祖传药方?这可是无价的!就是想着以后每年过年的时候可以多分到的钱,他们也不会对那几个老人有什么意见。

        而孟大夫在把这边都安排妥当了之后,这才安心地跟着京城派来接他回去的车走,而这么一来,就让村里的人对韩教授他们更客气了,毕竟孟大夫可是坐着吉普车被大人物接走的,人家为了感谢他们对孟大夫的照顾,还给了他们生产队二百块钱呢,指不定剩下的这几位老人,以后也有人来接了呢,他们这会儿对人家好一点,结个善缘,以后再有人来接了,说不定还要给钱呢!

        “这是哪里来的金条?”家里的事情黄从云和程金华很少避着闺女的,这会儿桌子上摆着两条金条,程荔月一回来就看见了。

        黄从云道:“之前我和你爸还有你隔壁的叔叔阿姨不是经常会私底下去给孟大夫还有他老人家同屋的几位老人送粮食吗?人家现在报答感谢咱们两家的,一家两条黄鱼,我跟你爸还盘算把这黄鱼还回去呢,我们送的那些粮食也不值这两条黄鱼啊!”

        黄从云说的黄鱼就是金条,从建国之前走过来的人,不少都习惯了管金条叫黄鱼,这两条黄鱼也就是金条的重量还不小呢,加起来得有五六百克了,这要是拿到黑市去换的话,一克金子能换三四块钱,这两条黄鱼少说也能换到两千块钱,实在是太多了。

        而当时孟大夫他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的金子,还特意写信回去问了问那位叫魏同回的老人,是真的要把这这十条金鱼里的四条都分出去吗?最后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孟大夫才把金鱼托人送给了程家和裴家。

        至于剩下的六条金鱼,孟大夫只托人把一条金鱼兑换成了钱,然后换成了全国粮票还有肉票那些票证,剩下的金鱼还给它原地又藏了回去,等着魏同回这位老友有朝一日回来自己再挖出来了。

        因为程家不缺钱,这会儿在知道了两根金条是怎么来的后,也并不是太激动,她想了想道:“要不妈妈你们去问一下苏姨他们怎么处置这两根金条吧,咱们跟苏姨他们学不就成了吗?”

        黄从云点了点头道:“嗯,本来我跟你爸就打算着去找你苏姨他们商量一下这个黄鱼的事情的,不然什么都不管就收下了,我们这心里也不踏实,原本给孟大夫他们送粮食也就没想着要什么回报,谁知道还会有这么大一个‘惊喜’啊!我跟你爸收到的时候,吓了一跳呢!”

      第154章 新的任务

        虽然两条黄鱼加起来值将近两千多块钱。但是对于黄从云和程金华来说,虽然这不是一笔小钱,但他们还真的不缺。要是缺钱的话,之前他们就不会眼都不眨地就把电话给安上了。

        因为不缺钱,他们自然也不愿意把这两条黄鱼留下,也省得留着留着留出了心里负担。

        这会儿夫妻俩一致决定去找隔壁的苏万玉和裴景南他们商量一下怎么处置这两条黄鱼,丝毫没有舍不得的意思。

        而隔壁苏万玉和裴景南夫妻俩在收到这两条黄鱼的时候也有些吃惊呢。他们也有些哭笑不得。万万没想到居然还能得到两条“黄鱼”呢!

        他们之前不过是随手帮忙。想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无愧于心就好。谁知道现在人家还送来两条黄鱼回报他们呢?

        苏万玉和裴景南他们跟着黄从云夫妻俩一样,也不缺这个钱,本就是施恩不图报的事情。要是收下了这两条黄鱼,他们反而还过不去自己心里那一关呢!

        而正好黄从云和程金华夫妻俩也和他们想的一样。都不愿意收,苏万玉道:“我们下次去送东西的时候,直接把四条黄鱼装在布袋里跟着粮食一起送去就好了,到时候那位魏老爷子应该也能明白我们的意思。”

        黄从云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可以,到时候再放个纸条在里面吧。把事情说清楚了。也免得到时候两边想法不一样,造成什么误会就不好了。”

        “那就下个星期吧。原本我是想着等下个星期就过去一趟的送些粮食过去的。孟叔把那位魏老爷子一条黄鱼换回来的粮票肉票都放我这来了。到时候我换了肉和粮食送过去。

        毕竟要是粮票肉票直接给魏老爷子他们,他们在那边人多眼杂的,也用不出去,孟叔正是考虑到这个,才把票都放我这来了,以后我只要把这些粮票肉票换了然后把东西送给几位老爷子就好了。”

        对于苏万玉的安排,黄从云和程金华他们夫妻俩也没有什么异议,黄从云更是直接道:“那我们家的这两条黄鱼就先放你这了,到时候要是去乡下的时候,直接带走就行了,也方便。”

        解决完了这一桩事,黄从云和程金华夫妻俩心情也轻松了,空着手回家去了,刚刚因为一直在想着那两条黄鱼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做饭呢,这会儿终于把两条黄鱼处理好了,他们还得回去赶紧做饭去呢!这会儿都快要六点了,比起平时做饭的时间晚了大半个小时了,闺女都该饿了。

        程荔月看着爸妈带着那两根金条出去却是空着手回来的也不在意,那两根金条对她的诱惑力还没有一把小提琴的诱惑力大呢,她又不缺钱,干嘛要去一直惦记关注着那两根金条?

        她猜这会儿两家人应该都一致决定了要把金条还回去了,她对苏姨他们夫妻俩也是有点子了解的。

        到了晚上打电话的时候她还把这件事当成趣事讲给了哥哥听呢,笑着道:“我猜爸妈还有苏姨他们一开始收到了金条肯定是不敢相信的,那两根金条很大个呢,我爸妈说有五六百克了!”

        裴立戎在电话一边笑着道:“妹妹说得对,对了,喜欢金子吗?——”

        程荔月还没等哥哥说完呢,就立马道:“我对金子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哥哥你可千万别说还要送我金子,绝对不要!”程荔月就怕哥哥真的有这个念头,这会儿飞快的先把事情拒绝了。

        裴立戎被妹妹噎了一下,有些扶额无奈,不过他原本还真的有这个想法的,不过妹妹这会儿坚定地拒绝了,他也就只能把原本的想法先按捺住了。

        只不过他还想着:妹妹对金没有什么太大感觉,那么金子做的首饰呢?只是可惜这会儿不能把那些精美的首饰带出去,不然裴立戎指定是不吝啬花钱地给妹妹订做一整套首饰送过去,他作为裴家唯一的孩子,缺什么都不缺钱。只是可惜妹妹不一定愿意要了。

        程荔月根本没有想到哥哥想了那么多,她跟哥哥打完电话分享完一天的事情之后,又互相道了晚安,就很自然地跟哥哥挂了电话再见了。

        关于两条“黄鱼”这事黄从云和程金华夫妻俩谁也没有往外说,黄姥姥那边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呢,这会儿夫妻俩就等着苏万玉他们夫妻俩帮着他们一起把那两条黄鱼还回去呢!

        自从国庆假期结束裴立戎走了以后,就不知不觉过去了快要一个月了,先是而孟大夫回京城去,然后又是这两条黄鱼的,事情还真不少。

        不过这些都是大人要操心的事情,程荔月只管练琴就好了。

        文工团里熊团长办公室。

        “是这样的,今年少年宫那边又开始选拔音乐苗子了,前两天已经选好了,名单都下来了,等到明年年底的时候,他们培训好了,应该会来几个到我们乐团当预备团员。

        再加上这会儿我们乐团平日里除了训练也没有其它事情了,并不怎么忙,所以作为团长我想问一问你,愿不愿意去那边当一下培训老师?

        当然你放心,教学主力还是在薛老师他们身上,你就是充当一下指导,再加上你就比新招收来的学生们大个一两岁,在他们旁边一来算是同龄人也有话题,二来你的存在还能激励一下他们呢!一周你就去那一两次就行,也不用一直在那边待着。”

        这次乐团里要出两个人去少年宫那边,熊团长第一个就选中了程荔月,另外一位是她在乐团里的前辈,虽然不算有天赋,但是一直都是稳扎稳打的,去教一群几乎算是没有什么学习基础的新学生是绰绰有余了。

        程荔月有些犹豫,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了,她还没有尝试过当老师教别人小提琴呢,她之前也顶多就是给好朋友指点了一下小提琴,并不算是“教”,这会儿有机会尝试一下当老师的感觉,她觉得还是可以的。

        “教学相长”,程荔月她觉得自己指不定还能在指导新学生的时候得到新的感悟呢!想到这里,她认真地答应了。

      第155章 良苦用心

        熊团长听到程荔月点头同意。也高兴了,他笑着说:“那在接下来的半年里,除非我们乐团这边有表演需要一起排练。其他时间也就是每周三周五的时候你就去少年宫那边就行了,不用再到这边来了。

        这次跟你一起的是严永康同志,你也认识,到时候有事情你们两个商量就好,拿不准的问我或者是问薛老师都可以。”

        乐团里除了程荔月和严永康要去教小提琴之外。还有一个吹大管的同志也要过去少年宫。毕竟少年宫那边选□□的音乐苗子。最后还是要进各个文工团的。这会儿给那些孩子培训了,自然是也得他们这大大小小的文工团出一些人手。不然少年宫那边哪里出得了这么多的老师?

        至于熊团长选程荔月,除了前面说的,她是一个小姑娘。就比今年少年宫那边新选拔进来的小同志大个一两岁,她过去那边也能起一个激励的作用。看着程荔月这个“成功案例”,少年宫里的那些小同志保管也是卯足了劲地学,期盼着自己以后也能有参加公演巡演、上报纸上报纸出名的一天。

        除此之外,熊团长觉得这段时间小姑娘把自己太逼着了,每天一个劲在练琴。算来少说也有六七个小时了。这一个多月来,他就没有见到小姑娘哪一天放松过。他在一旁看着也觉得有些压抑太过了。

        小姑娘得等过了年的才十五。现在的年纪还小呢。这会儿要是练琴练的太过了,又给自己太大压力,这小小身体可能承受得住?潜力万一被熬没了怎么办?

        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天才苗子,熊团长可不愿意给毁了,这会儿自然是要干预一下的,让她去少年宫那边当一当小老师,既不耽误她平日里练琴,也能让她有个放松的机会,劳逸结合,也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了。

        反正在那边有薛老师和他乐团里的严永康同志在,他们两个成年人教那二三十个孩子已经绰绰有余了,再加上今年不像去年一样,去年是因为各个院团重组,亟需人手,这才培训了四五个月就让人上台了,但今年并不是,今年少年宫那边选拔也不过是为了多吸收一些预备团员,多补充一些新鲜血液,以后需要的时候,直接就有成熟的人手可用了。

        在时间上是并不急的,给了那些新选拔进少年宫的孩子一年的时间,慢慢学习,也正是因为这样,教导他们的老师的任务也并不重,平常也不会太累。

        程荔月这个小姑娘就是熊团长单纯塞过去放松去的,并没有指望panpan她出太多力。而且要是程荔月在少年宫那边耗费了太多精力,首先着急的反而是他这个团长呢!

        毕竟他一开始也只不过是想让小姑娘不要把自己逼地那么紧,可以有时间稍微放松放松,可不是要再给人家小姑娘找一个事情天天劳心劳力的受累的。小姑娘明年可是要考中央音乐学院的,这会儿熊团长虽然可惜这么好的苗子不能一直留在他们乐团,但是对于这件事还是很支持的,所以就更不会做扯后腿的事情了。

        程荔月这会儿并不知道熊团长的一番苦心,她只是单纯地以为少年宫那边缺人手,熊团长觉得她水平好,这才派她过去的。再加上她想了想,自己对这件事情也有一些兴趣,这才点头答应,不然要是她不愿意,提出拒绝的话,熊团长肯定也不会一定要她去的。

        等程荔月走了之后,徐彭丹进来笑着问道:“可是答应了?”

        熊团长点头道:“嗯,答应了,大约是对这件事有些兴趣的,我原本还想着要是小姑娘不愿意该怎么劝呢!”

        “答应了就好,我看她这段时间练琴的时间越来越久了,小小年纪身体哪里吃得消?还是得劳逸结合才是,不然可别还没等有了成绩就先把身体给累垮了。”

        徐彭丹平常就最喜欢乐团里程荔月和孟林珍这两个小姑娘,对她们两个的也就比旁人多关注了几分,是以她一下子就发现自从国庆以来,小姑娘每天练琴的时间比以往又多了两个多小时,这个强度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有些辛苦了更别提还正在长身体的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了。

        徐彭丹当然也知道小姑娘要考中央音乐学院的事,估计这会儿就是憋着一口气,好为着明年表现地亮眼一些呢,只不过徐彭丹觉得小姑娘很不必那么拼命,比起这个年纪的大多数同龄人来说,她已经算是佼佼者了,哪里用得着再那么拼命?细细回忆一下,徐彭丹她以前上学那会,身边认识的十四五岁学小提琴的同龄人,可没有一个比得过程荔月这个小姑娘的。

        才十四五岁就有这样的水平,要是还考不进中央音乐学院,那肯定是录取的时候出了猫腻了,不然怎么可能进不了音乐学院?

        而程荔月她就更不知道连徐彭丹老师都在为她操心着呢。说实话,这一个多月以来,她在小提琴上花的时间的确是比以前多了,她也不是铁打的,身体肯定是会累的,再加上这会儿也十一月了,天气也慢慢冷了下来,做公共汽车也不像之前大夏天的时候那么难熬了,每天练琴时间那么长,练完手臂也有些酸疼,所以她每天干脆就坐公共汽车回家了,自行车也不骑了。

        程荔月虽然平时被爸妈娇养着长大,从没有吃过什么苦,但是这不代表她不能吃苦,尤其是为着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吃苦,她并不觉得苦,每天练琴虽然很累,但是心里却是高兴的,一步一步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慢慢前进,她怎么会觉得累?

        她的目标很明确,她就是想要在日后成为像盛老那样的小提琴【创建和谐家园】,她想要走出华国,在世界小提琴领域中发光发彩,或许在几十年后,她也有上音乐课本的机会,成为年轻学生口中的“程老”。

        她的梦想很大,所以她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天赋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勤奋,再好的天赋也要被消耗空。

        为了自己的梦想,她每天练琴并不觉得苦。

        目前离她最近的一个小目标就是拜盛老为师,而在之前一个多月中,她也与盛老通过几回电话,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对盛老便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前她了解到的东西只不过盛老整个人生中的冰山一角,跟盛老交谈了几回,她对盛老就更加钦佩了,而拜盛老为师的想法也就更坚定了。

        既然要拜盛老为师,她就必须要拿出相对应的水平来,盛老这样的【创建和谐家园】,眼光肯定是比一般人高的,所以就算在乐团这边她经常被熊团长、徐老师还有楚老师他们夸赞,但她还是对自己有自知之明的,现在能这么快就达到了如今让人侧目的水平,也是占了前世的便宜,她自然也就不可能将自己看做是多么了不得的天才。

        而要拜盛老为师,自然就要在小提琴上更加努力了,之前每天练琴的时间她忽然就觉得有些少了,于是毫不犹豫地又给自己加了两个小时,每天虽然累,但是却觉得踏实,这样就算是最后她没有成功地拜盛老为师,那么她也可以说自己真正地努力过了,心里也不会有太多遗憾。

        只不过她这段时间每天一到乐团就给自己加练的事情并没有和爸妈说,不然他们指定是要心疼的,因为她瞒着,到现在爸妈都不知道她每天要在乐团这边一练就练习七八个小时呢!

      第156章 数落一顿

        要去少年宫那边当小老师的事情。程荔月并没有瞒着爸妈的意思,准备下午回家就告诉他们。而且少年宫离家里还比文工团近了不少呢,早上的时候还可以晚点出发多睡一会儿。

        不过一周也就周三和周五两天需要去少年宫那边。其他时间还是要去文工团的。程荔月觉得这样的安排还不错,也不会太耽误她练琴。

        而孟林珍也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情,她笑着道:“你的水平那么高,去教他们肯定是可以的,我们去年还是在少年宫那边学习呢。到了今年你就变成了小老师要去那边教学生了。时间过得实在太快了。”孟林珍感慨道。

        程荔月道:“我觉得这还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的。说不定在教学生的过程中还能学到很多东西,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呢!反正一周就去两天。也不可能整天都要教学生,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嘿嘿,我觉得你肯定会教的很好的。之前我们还在少年宫的时候,你可是没少指导我呢。当时每次我在老师那边还没有懂的地方,你一教我就懂了,要是没有你,我这会儿说不定都来不了咱们东方红文工团呢,你不知道。当时你天天都指导我。班上还有好多同学都嫉妒我有这样的好运气呢!你那时可是我们班上小提琴拉得最好的!”

        程荔月摆手道:“我可没有教的那么好,当时大多数的东西老师在说上课的时候都讲过了。然后我再给你巩固。有着课上的东西打底。你又练习努力,我再稍微一指点,你自然就觉得有效果了,其实我的功劳还真的没有你想象地那么大。”

        孟林珍上前挽着程荔月的手道:“我不管,反正在我心里就是你帮了我大忙了!可惜就是不能过去少年宫那边看你怎么当小老师了,一定特威风!”

        这会儿孟林珍也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经历的事情也少,自然是觉得去少年宫那边当小老师,教今年新选拔上来的学生是一件很威风的事情了,毕竟去年她们还是在那边当学生呢!虽然是好朋友去,并不是她去,但是她也觉得高兴。

        只不过少年宫那边培训是每周一到周六,周末放假休息,而文工团这边也一样,孟林珍就算是想去那边旁观都没有时间。

        孟林珍又好像想到了什么,猜测道:“以前听薛老师讲选拔学生的时候都是从各初中选拔的,你说会不会今年录取上的学生年纪还会和我们一样大呀?到时候他们看到你这样一位跟他们年纪差不多的小老师站在讲台上,指定很惊讶!”

        程荔月她听完孟林珍的话也笑了,“你说的还真的有可能,不过就像熊团长说的,到时候我还能激励他们一下呢!”

        这次选拔的还是初中的学生,包括初一初二,而程荔月这会儿才初二呢,说不定她去少年宫那边还能看到自己以前学校同年级的同学呢。

        看着同龄人都在台上当小老师呢,他们却是台下的学生,想到其中的差距,肯定也有拼搏的动力了!

        下午五点下班,程荔月照常回到了家,黄从云和程金华看到闺女回来了,道:“走,今天我们去你姥姥家吃饭,好几天没过去了。”

        程荔月点了点头,很快地就把身上的挎包放到了屋里,然后才跟着爸妈一起出门去。

        在路上,程荔月说起了要去少年宫那边当小老师的事情,黄从云和程金华虽然在这上面懂得不多,也不知道去少年宫那边当小老师是好是坏,但是他们相信熊团长和那位楚老师,他们总不可能害了自家闺女吧?所以去少年宫那边当小老师应该算是一件好事来着,所以这会儿夫妻俩也都为闺女高兴。

        “就是不知道忙不忙,以后教完应该还是回文工团吧?”程金华问闺女道。

        程荔月解释道:“只有周三和周五过去一趟,而且总共有三个老师,再加上我年纪又小,不用独挑大梁,肯定不用花太多时间的,绝对不会忙的,文工团也肯定是会回的,这次去少年宫那边也就是相当于帮忙,毕竟那边缺人手,每个文工团都是要出老师过去帮忙的。”

        程金华听完这才点了点头:“那还好,去少年宫那边当小老师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也不是长期的,就当上放松了,不然你们文工团每天都是排练,时间久了多枯燥啊!”

        既然只是去少年宫那边帮忙,不是以后都待在那里,程金华就放心了,在他心里,在文工团里拉小提琴肯定是比去少年宫那边当老师要好的,好不容易进了文工团,若是以后回不去了变成了老师,这就实在是倒霉事了。

        而且再一想啊,让他们家闺女去少年宫那边当小老师,这也是人家熊团长对自家闺女的看重的,要是闺女水平不行,人家熊团长那是八辈子也不会把这个重任交给他们闺女的。想到这里,程金华又忍不住地为自家闺女自豪了起来。

        路上一家人慢慢说着话,很快就到了黄姥姥家,而今天也是来得巧了,汤奶奶带着小花也在这边,这会儿汤奶奶和黄姥姥两个人正在厨房里做饭呢,不让其他人插手,只一个小花搬着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口,手里还拿着书。

        黄从芬这会儿正在堂屋数落虎子,蒋顺在一旁只能打眼色让虎子使劲认错,至于拦着媳妇他是不敢的。

        程荔月看到姨妈数落虎子哥也觉得有些奇怪,毕竟虎子哥一向憨厚老实还孝顺,不可能惹姨妈生气的,这会儿是发生了什么了?对于姨妈数落虎子哥程荔月有些好奇,然后就干脆地问了:“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是虎子哥闯了什么祸吗?”

        黄从芬看着儿子有些无奈,然后道:“我倒宁愿是他闯了祸呢!”说完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而程荔月听完,不禁感叹原来这样式的碰瓷这么早就有了,虎子哥也真的是有些倒霉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8 08: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