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なつめ獨补番]云家酒楼》-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天热没胃口这种措辞既没让云烟信服,也惹来旁人的讥讽,鸿福酒楼向来菜少价贵,别家努努楼就能把他家压得死死的,如今他还偏要来上赶着找乐。

        “只怕您是愁得吃不下饭吧?”

        “哈哈哈哈——”旁桌食客毫不掩饰地笑起来。

        冯掌柜哼笑道,“我有什么愁的,近来四方安宁,过几日镇上的庙会就要开办,新来的大人想得也周到,说是要大办一场,到时候还要请来杂耍班子热闹一场,还要办一场厨艺赛,本店早就收到大人的请帖。”

        果然他是有备而来,特意强调自家的威风,顺道奚落一下云家酒楼。

        “哎,本店虽然比不上云家的生意,但底子还是有的,哪像这些玩意儿一样不入流,上不了台面的野菜也要端给客人吃。”

        话是这么说,可冯掌柜扫了眼周围的菜式,都是他店里没有的,心里不由得发起酸来。

        店里的食客都是东一句西一句地喊着上菜,云烟没空理他,他又幸灾乐祸地作起妖来,洋洋得意地问道,“哎,不知道以小娘子的厨艺,有没有收到大人的请帖?”

        云烟看向他,莫名觉得他就像是得了几块骨头的哈巴狗似的,非要跑到人家跟前兴奋地摇起尾巴,微笑回道,“小店哪能和贵店相比,这种上台面的事情自然是冯掌柜擅长的。”

        “只是不要学了杂耍班子里的猴子,主人扔给他个果子就一时得意,摔个底朝天,让人看了笑话。”

        “不知好歹。”冯掌柜气急地站起身,云烟见他激动还是稍稍往后退了几步,这要是被他泼了茶染上晦气,可就得不偿失,但逗弄这样的人着实有趣。

        “您的鸭汤来了,小心烫。”裴渊端着托盘从冯掌柜跟前走过,上面仅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鸭汤,经过时他借着臂上的力气把往冯掌柜眼前晃了晃,碗上的热气吓得冯掌柜退后几步,等他回神,人和热汤已然到了食客跟前。

        “客人不知有没有听过,越是这种张扬喜欢到处嘎嘎叫的鸭子,越容易被人宰了烹煮。”裴渊端起一锅鸭汤送到给旁桌看热闹的客人面前,扬声讲道,明摆着就是要让整个前堂的人都乐呵乐呵。

        客人也知道他话里的意思,夹起鸭头打趣道,“哎呦,小二哥说得对,这种嘎嘎叫得烦人的嘴就该丢进热汤里才能关住嘴。”

        众人都笑了起来,云烟用菜谱挡住半张脸,眼睛里的笑意却显露无疑。

        冯掌柜大抵是没想到这么多人捉弄他,走也不是,坐也不是,人要是气急了便不管不顾地骂起来,指着一众食客开了口,“你们,你们这帮不识货的,只配吃这种小汤小菜。”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吃食还要分大小?”进门的客人一身青衣,边走边不解地摇头,等他的身影站定,众人才反应过来。

        “在下许世镜。”来人一身青衫,慢慢走来好似山崖上的青松从晨光里现出。“从来只听过饭菜合不合胃口,是香是辣是咸还是苦,今日听闻还有讲究大小的。”

        许大人讲完面带微笑地坐了下来,见官吏前来吃饭,前堂内的食客都哑了声,安静地夹菜倒酒,冯掌柜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尖,老实地坐回位置,并不敢多言,但眼睛还是瞟了几眼,心里头慢慢打起算盘来。

        云烟亦如平常一样上前沏茶,裴渊送上一碟果肉脯,温声提醒道,“大人慢用。”

        许世镜抿了口茶,眼神在二人之间流动,合上茶盖后,掀开桌上的红册子,轻轻掀开封页,“店主的食单都写得如此精致。”

        贵客前来,云烟心里又摸不准这位大人此行目的,客气地在旁边讲解道,“这第一页是各种炖汤,第二页为小炒菜,第三是小店【创建和谐家园】的茶点,有瓜子核桃仁,也有甜花糕。”

        “主食都配在菜品后面。”许世镜从头到尾翻完了册子。

        “本店菜品多,但主食总不过那几样,像面条烧饼,可以和鸡汤,骨汤相配,米饭可以同各种炒菜一起食用。另外,客人若是点三份菜,可送一份主食,若是连着三日都在本店吃饭喝酒,还送一份点心。”

        虽是不了解这位下派的官员的品性,云烟还是照常介绍,做生意这种事身正不怕影子斜,该赚的钱一分也不能少,该让的利自然也是要让,规规矩矩地做事。

        “嗯嗯,店家是个通透之人。”许世镜指着菜单念道,“那便来一份三鲜汤,一份鸡脯茄丁,四喜丸子,和炒芥菜。”

        “客官稍等。”云烟福了福身,到后厨报了菜名。阿嘉如今在云烟的指导下已可以掌勺,听见这些菜名,挥舞着锅铲准备着。三鲜汤先用番茄,豆腐和笋干做个汤底,里面再添了虾仁,香菇,打入鸡蛋,酸辣开胃。鸡脯茄丁软烂香滑,拌上米饭自然是可口。芥菜虽然比不上那些名贵佳肴,却是春日里的头一鲜。

        许大人静静地吃完了饭,云烟常年在饭馆里跑,只需看一个人吃饭时的言行举止就能摸清这人的性子,看这位大人的面相也不是那些庸碌粗俗的官吏,她心里的紧张便少了几分。

        不过惊喜还在后面,许大人用【创建和谐家园】,起身时从怀里掏出一张早已备好的请帖递给了云烟,“我来这里时就有人向我介绍小镇上的云家酒楼,说是店主厨艺精湛,最要紧的是饭菜量大价廉,客人都愿意来。”

        “这百闻不如一见,今日我来这里着实被店主的手艺,还请店主能够来庙会一聚,不是为比出厨艺高下,只是想让各家的厨子出来展示一番,让百姓们有个看头。”

        许大人把杯子里的茶喝尽,甩手扔下钱出了酒楼,冯掌柜在这里观望多时,最后也是憋着气走了,本想逮着机会奚落一回云烟,最终却夹着尾巴溜走了。

      第44章市集生活

        青连镇的庙会要办在立夏那日。

        “庙会有什么由头吗?”总要有个祭奠先祖,或是寺庙迎接香客的缘由,拥闹的市集里裴渊走在云烟身后,沉稳的声音忽然在各种吆喝声里冷不丁地冒出来。

        “由头?”云烟慢下脚步,仔细搜寻脑海里的记忆,可惜摸了半天也搜寻不到关于这庙会的由头,只知道是从原女主记事起便有了。

        “嗯,既然有开春节,那便有送春节,就好比客人前来做客,主人家得总要送一送,这叫待春之道。”面前的女孩从白色的帷帽里露出小半张脸,明亮的眼眸极其认真地看着裴渊,像极了仰起头和人一本正经讲道理的邻家妹妹,嘴俏得很。

        “待客之道和待春之道,这个由头倒是不错。”他点了点头,伸手遮住日光往天上看了看,“只是这春日来得快去得也快,不知道它喝完一杯茶没有。”

        这话说得人心里莫名生起几分伤春惜时的落寞,云烟扶了扶头顶的纱帽,她只觉得天越来越热了,热得人心里燥动不安。

        顺着喧闹的街市一路走过去,两人的间距随着人群或远或近。云烟许久没出来逛,那些瓜果菜蔬都是让商贩送到酒楼里,忙时要在后厨前堂里来回走动,闲时就想法整些新鲜菜式,再录制下来上传出去,天道酬勤,她忙活这么久,也赚了不少打赏值,现在距离系统要求的五千万目标不算很远,估摸再有半个月就能解除系统对她的限制。

        酒楼直播走到现在,光有勤奋还不够,要在视频上下点巧功夫,抓住观众的心,天下美食何其多,换来换去不过总逃不过那几个味道,况且观众只从镜头里看,香和味都是尝不到的,只能通过色来欣赏美食,如若没有些特别之处,便入不进观众的心。

        这一点云烟有自己的想法,自始至终都是走的古色古香的风格,先引来固定受众。

        想起那些现代饭店里都会特意装修成古代建筑样式,甚至会让店里的员工穿上古代衣服接待客人,更何况是这种真实的古代生活,她不需要费什么功夫,保持视频的古朴风格就能在一众美食视频里走出别样的风格。

        为保持新意,除了每日新鲜出炉的美食视频,她还会直播店内食客吃饭的场景——这可不是现代饭馆里轻易【创建和谐家园】出来的。

        现采的蔬果和新鲜的鱼肉,在刀刃下分割开,食材的本质风味全都暴露出来,或用旺火快炒,或用文火慢炖,或在蒸笼里慢慢胀起,一出锅就落在精致的瓷盘里。

        从后厨到前堂,香气四处飘散,既勾住食客的味蕾,也引得镜头前的诸多美食爱好者留下目光。这么一看那些对着镜头猛塞食物的直播便少了点味道。靠着这些,直播间的观看人数每天都保持在上千万人次。

        说到新意,云烟是想着就地取材。街坊市集里的叫卖声,沿街身着靓丽衣衫的卖花女,沿街的酒楼建筑,卖货郎挑着担子在人群里灵活地穿来穿去,运气好的话,也有江湖艺人临街表演。

        整日呆在后厨里拍摄也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这样近距离直播古代市集生活,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喜欢古代生活的观众,同样也给老粉丝换换口味,再者她能出来转悠转悠。

        所谓艺术来自民间,一条街逛下来,谁家的豆腐更香,哪家新杀了一头羊,她心里都能摸清楚,既能收集不少视频素材,还能捕获一手食材资料。

        云烟蹲在一个卖野菜的摊子前挑菜,芥菜老得快,新发的油菜头成了鲜货,仅用油大火炒制,嚼起来脆嫩可口,吃得就是这口春天里的鲜。

        裴渊就站在她在后面候着,高大的身影遮挡住云烟娇小的身形,双手背在身后,稍稍伸出一根手指勾住篮子,像是个等待娘子买货的夫郎,宠溺又无奈。

        “卖蘑菇嘞,鲜蘑菇哦!”街边的屋檐下,一位蹲守的老者扯着嗓子喊道,看他满头白发佝偻着身子,云烟还是停下脚步扫了眼篮子里蘑菇,眼睛顿时放出光来。有一篮子是寻常的冬菇和香菇,看品相应该是去年的存货,但真正让她激动起来的是另一个篮子里的鸡枞和口蘑,看根部湿润的泥土,是鲜货。

        “爷爷,这是您从山上采的?”

        “啊?”老者支起耳朵凑近听清云烟的询问,摇了摇头,“一把老骨头,爬不动山,这都是我们家后院的一片林子里,下了几波雨,这蘑菇长满林子,都快吃不完了。”

        “还有年前存下来的货,姑娘要是不嫌弃就顺手拿走吧。”

        云烟仔细瞧了瞧这些蘑菇,她没料到这山丛里还有这等好物,满篮子的鸡枞和口蘑,上等的炖汤佳品。“这些蘑菇我全都要了,要是您家里还有,明日还来这里等着就行,我自会前来买。”走时她特意多塞了几个铜板。

        这些菌子往往要在春秋雨季破土而出,遇上蘑菇疯长的季节多摘点,绳子穿起挂在梁上,等冬日漫天雪花的时候熬汤喝,回忆起灿烂春光,是有一番情趣。

        这是人工培育的蘑菇所缺的味道,所以在物资极为丰富的现代会有些客人亲自去山林里面摘蘑菇,再拿进饭馆里请厨子烹饪,为的就是这口鲜。但真正让人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林中寻野味的不会是寻常超市里随处可见的菌类,要是为了菌中之王,鸡枞,是值得去满山遍野地跑一跑。

        鸡枞的味道确实当得起这个名声,如其名,喝起来有鸡汤的口感,但味道比肥母鸡还要好,大抵是因为鸡肉粗而菌肉细腻,又多点特殊的菌子香气。

        云烟打开了视频录制模式,先对着镜头把采买来的蘑菇挑一挑,晾干的香菇可以用来炖汤最合适不过,新鲜的的鸡枞最好是作为今日的新品,至于这些少量的口蘑便留下来给店里的人炖些汤。

        阿嘉瞧见案上的蘑菇,念道:“我们草原上也有这种口蘑,用来煮汤,鲜得掉牙。”

        “要等九月份,最好是刚下过雨,天闷热的时候骑着马去转几圈,就能看到了,采来的口蘑要用绳子串起来,挂在房内等晾干后再煮汤喝,比肉汤还香。”

        阿瑛像个馋猫样地咬了咬嘴唇,“要是和羊肉炖在一起,能香死人,再喝上一口汤怕是以后都吃不下其他的饭了。”

        云烟点了点她的鼻尖,打趣道,“我要是今天做了口蘑炖羊肉,你以后真不吃其他的饭了?”

        “那,那不行,姑娘做的什么都好吃,况且肉吃多了也腻,我还念着那些花糕,”

        “哎呦,我看照你这样吃下去等回家爹娘都不认得了。”鸣剑搬着大酒坛,还不忘逗她玩。

        阿瑛抿着嘴迟疑了半晌,终于反驳了一句,“我亲生爹娘怎会不认得我,就是穿着破布灰头土脸地回去,阿娘隔这么远都能叫出我小名,不信的话,问我阿姐。”

        阿嘉起先还在看两人逗趣的热闹,瞥见阿瑛委屈地嘟了嘟嘴,忍不住反驳,“我作证,不信你跟我们回去看看就是了。”

        鸣剑拍了拍身上的土,摇了摇头,“为了看她阿娘认不认得她,我再翻个山头,骑着马去草原上看看,谁家打赌费这么大力气。”

        “好了,嘴皮子都是不饶人的。”云烟拿了一盘枣泥山药糕,塞给三个斗嘴的“小孩”。

        “拿着吃吧,先堵住嘴垫垫肚子,省的你们有闲工夫去吵。”

        看着满地的酒坛,云烟对鸣剑说道,“你搬完酒,记得去跟青枝说声我晚上要请她来吃酒吃肉,让她一定来。”

        说来也奇怪现采的口蘑并不是很香,非要等风干数月后用热水泡发后才能算上人间美味,但鸡枞是越鲜越好,最好和切好的鸡丝姜丝一起放入砂锅炖煮,先大火后文火,调味无需多么复杂,洒点盐和胡椒,临了放点葱花,鲜得舌尖发颤。

        阿瑛闻着味过来,好奇地看着咕嘟咕嘟冒泡的砂锅,云烟掀开锅盖,稍盛一小碗让这小馋猫尝尝,“如何?”

        汤是滚烫的,阿瑛吹了口气,对着碗边小饮一口,一口菌汤停留一瞬便已滑进胃里,“这蘑菇汤怎么跟鸡汤一样好喝。”

        中午的鸡枞汤凭着鲜美的口感大卖了一波,所幸那位老者明日还来卖蘑菇,否则她还要费功夫上山采买。这种鲜鸡枞连系统商店都弄不来,人工培育更无法实现,大抵是物以稀为贵,就连她刚拍下来的鸡枞菌汤视频才发出去不过半小时就收获了上百万的点赞。

        口蘑泡开后,阿嘉自告奋勇地做起了口蘑炖羊肉,云烟则是先用热油炒香蒜片,依次放入口蘑片和冬瓜片,炖了锅口蘑冬瓜汤。阿瑛见两人忙忙碌碌,学着炒了几道菜。

        日头还在西边的天上挂着,溢出来的夕阳余晖把那窗楹都染透了,赵青枝特意留了一小坛酒,趁着夜色还没涌上来,急忙踏进云家蹭顿饭。

        美酒佳肴,佳朋好友全都聚齐,云烟想起以前她在饭馆里打工时,每到夜间打烊店里的同事都会围在一起吃夜宵,后厨里的厨子大叔偶尔会施展手艺,烹出几道拿手好菜给他们发点福利。

        现在也不错,云烟看见满桌的菜肴和众人的笑脸,一时兴起多饮了几杯,不多时劲儿就上来,白皙的脸蛋浮上两朵红晕,傻乎乎地拿着酒壶笑,连怎么上楼回房都不知道,只记得一丝中药香在她旁边飘了飘。

      第45章爆米花香

        庙会将近,青连镇一如往年那般热闹,街上的大红灯笼和彩绸洋洋飘动。生意人家在忙着加紧赶货,织布机吱呀呀地作响,窑洞内火光通明,各式各样的瓷器摞在坊内。十几岁的女儿家也要挑选珠钗罗裙,到那日还会买几朵花别在鬓边,从闺房里出来透气。

        前些日子的禁令让向来闲适自在的小镇拘束不少,新来的许大人带人查办多日也没有定下结论,时间久了便会民心不定。如今开办盛会倒让闷了许久的百姓心里欢快许多,可看街上不间断巡视的官兵,这小镇俨然还没太平起来。

        扎着羊角髻的小孩从摊主手里得来一个彩色风车,在街上跑着玩,风吹着呼啦啦响。还有一帮孩童一人一手拿着纸袋,袋里盛满了金黄的爆米花,这东西裹上焦糖和奶油,外壳甜香,哪怕已经落肚也要留在唇齿间。

        小孩子们自然抗拒不了这种甜食,看见同伴手里的吃食,几句话就问出来是从哪家买的,又听见是某个善心姐姐专门派发的,一个铜板都不要,便都哄闹着涌进云家酒楼里,一张张稚嫩的脸乖巧地扬起,嘴里甜腻腻地唤阿姐,转眼间一箩筐的爆米花见了底。

        “这是什么啊?”

        “那家漂亮姐姐给的爆米花。”

        传来传去,满大街的小孩人手一袋爆米花,聚在一起嘎吱嘎吱地嚼着,任由焦糖残留在嘴边,罢了还用舌尖舔舐,意犹未尽地伸出小手从纸袋里扒出些碎渣子,也仰头一并咽下。

        还有一个戴着猴面具的小孩被他娘亲揪住耳朵,疼得他龇牙咧嘴地叫喊,“阿娘,轻点,耳朵疼、疼、疼。”

        “你还知道耳朵疼?让你喊你爹回来吃饭,你在这街上瞎胡闹。”

        “喊了喊了,我爹说今天生意好,等会再走。”

        小孩一边揉着耳朵一边摘了面具,把怀里的爆米花递给他娘亲,“给阿娘,是那家的云姐姐给的苞米。”

        用纸袋包裹着的爆米花被孩子捧在手心里,顶着脏兮兮的脸蛋对着阿娘笑了笑,“是甜的,阿娘吃。”

        炊烟袅袅间,卖烧饼的店主从炉子里麻利地拿出烫手的饼放入盘子里,配着两碟咸菜和一壶浓茶,“二位慢用。”

        低矮的桌椅上,坐了两位模样俊秀的公子哥,白色的衣衫下摆粘了许多灰尘,想来也是风尘仆仆地赶到此地,但两人见烧饼上来却并不急着享用。

        “师兄我们现在怎么办?”

        “洪长老和肖帮主连个人影都不见,寄来的信也很久没有回复,南山派,朱明派以及逍遥山庄都杳无音讯,我们这些在江湖上有头有脸的门派无一人知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更不论那些三三两两的小帮派。”

        “更奇怪的是,这镇上并无半点关于恶贼和各大门派的消息,难不成真如我们听说的,洪长老已经被奸贼所害?”青年小哥紧皱眉头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对面的青年略微沉稳地摁住他的手,噤声道,“嘘,小心行事,指不定这人群里就藏着他们的爪牙。这镇上并不是表面那般祥和,你我二人切勿轻举妄动,先探探消息再定结论。”

        “且不说洪长老居于武林高手前列,单说那么多的帮派高手,他能抵挡得住那才是见鬼了。”两人面带愁绪地嚼着饼,就着一碗苦涩的浓茶,脸上的表情更加凝重了。正吃着手里的饼,一股子甜香气传了进来,二人往气味源头看去,目光落到小孩手里的纸袋上。

        “阿娘,这爆米花好吃吗?”

        街上的小孩抓了一把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是云家的姐姐们做的,一个子儿都不要我们的,全给我们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6:23:55